學名
Carangoides armatus  
發音 
Carangoides armatus甲若鰺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Rüppell, 1830) 棲息深度 1 - 30公尺
中文名 甲若鰺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鰺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64 Carang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甲若鰺 
最大體長 52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甘仔魚、鎧鰺、白鯌仔(澎湖)、瓜仔(澎湖)、山鬚仔魚(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 
棲息環境 礁區、河口、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紅海 
同種異名 Caranx armatus, Caranx ciliaris, Caranx ciliarius, Caranx pescadorensis, Caranx schlegeli, Citula armata, Citula pescadorensi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Lin & Shao(1999)  Williams, F. etc. 1978 Williams, F. etc. 1980 F. Williame , P.C.Heemstra ,and A . Shameem 1980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Lin, P. L. etc. 1999 
典藏標本 ASIZP0055420 ASIZP0056700 ASIZP0056716 ASIZP0059324 ASIZP0059760 ASIZP0061989 ASIZP0062098 ASIZP0066725 ASIZP0900291 ASIZP0900461 ASIZP0900480 FMNH55363Holotype FRIP00180 NMMBP00041 NMMBP00681 NMMBP00696 NMMBP00938 NMMBP01129 NMMBP01892 NMMBP01893 NMMSTP00268 NTUM02011 NTUM08644 SU7281  
英文俗名 Armed trevally; Longfin cavalla; Longfin kingfish; Longfin trevall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卵圓形,甚側扁而高。幼魚時背、腹部輪廓相當,隨著成長,背部輪廓逐漸凸出;成魚時,自吻端至頭部呈直線。體被小圓鱗。胸部裸露,自胸鰭基部向下延伸,其後緣可達肛門之前。第二背鰭與臀鰭同形,雄魚於上述二鰭之中部鰭條延長呈絲狀,幼魚及雌魚則否。背鰭軟條數19-20;臀鰭18-19;鰓耙數(含瘤狀鰓耙)33-37。體背藍灰色,腹部銀白。幼魚時,體側具六條暗色橫帶,隨成長而逐漸消失。

棲所生態

成魚主要巡游於近海及大洋中;中、小型魚則偶發現於內灣或沿岸沙質海灘。主要以甲殼類、小魚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起非洲東岸,東至薩摩亞群島,北抵琉球群島,南迄新幾內亞,包括南非、馬達加斯加、紅海、印度、斯里蘭卡、泰國灣、中國大陸、菲律賓、日本及臺灣等海域。臺灣西部及南部偶可見其縱跡。 

漁業利用

偶會被延繩釣法、流刺網法等捕獲。清蒸或紅燒皆宜。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