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Acanthocepola indica  
發音 
Acanthocepola indica印度棘赤刀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Day, 1888) 棲息深度 3 - 300公尺
中文名 印度棘赤刀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赤刀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07 Cepol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印度棘赤刀魚 
最大體長 35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紅簾魚、紅帶(澎湖)、紅獅公(澎湖)、紅新娘仔(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澎湖 
棲息環境 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印度馬德拉斯 
同種異名 Acanthocepola limbata, Cepola indica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Day, F. 1888 
典藏標本 ASIZP0056426 ASIZP0063646 ASIZP0075199 ASIZP0800448 ASIZP0806673 ASIZP0916673 CAS28200 CAS28202 CAS29981 FRIP03222 NMMBP04764 NMMBP04768 NMMBP04769 NMMBP04770 NMMBP04771 NMMBP04772 NTOU-AE6077 NTOU-AE6078 NTOU-AE6079 NTUM00796 NTUM01694 NTUM04388 NTUM06720 NTUM06742 NTUM06948 NTUM07111 NTUM08626 NTUM08635 SIO70-274h  
典藏基因2008-03-25,Kui-Ching Hsu,CO1,100%
英文俗名 Band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甚延長而側扁,呈帶型,體長可達體高7.4倍以上。口裂寬大而傾斜,吻極短。頜齒細弱,1列,尖端微向後彎;鋤骨及腭骨均無齒。前鰓蓋骨下角具1棘,後緣鋸齒狀,約具6強棘。前頜骨與上頜骨間無黑斑。鰓裂大,鰓膜彼此分離,且與峽部分離。肛門位於胸鰭下方。體被細小圓鱗。背鰭及臀鰭基底長,並與尾鰭相連,無硬棘,僅有鰭條,但分節不明顯,後端鰭條也不分支;背鰭軟條數83-85;臀鰭軟條數93-100;尾鰭尖形。體一致為橘紅色,背部色深,腹部較淡;體側具十數條橘黃色橫帶;背鰭前部不具黑斑點,若有也小而不明顯。

棲所生態

棲息於深度達300公尺左右之砂底或泥底質水域的底棲性魚類。通常挖掘洞穴,藏身其中,並以頭上尾下的立姿於洞穴周緣捕食獲物。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南非、印度、臺灣及日本等國。臺灣離島之澎湖有記錄。 

漁業利用

一般以底拖網捕獲,魚体不大,數量不多,不具經濟價值,以下雜魚處理之。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