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Owstonia tosaensis  
發音 
Owstonia tosaensis土佐歐氏鰧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Kamohara, 1934 棲息深度 200 - 300公尺
中文名 土佐歐氏鰧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赤刀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07 Cepol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土佐灣楔花鮨鰧 
最大體長 4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甘鯛 
世界分布 日本至臺灣   台灣分布 東北部 
棲息環境 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 
同種異名 Owstonia tosaensi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Kamohara, T. 1934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807622 ASIZP0917622 FRIP22400 NMMBP01862 NMMBP04141 NMMBP04836 NMMBP04837 NMMBP05031 NMMBP05032 NMMBP05133 NMMBP05134 NMMBP05163 NMMBP05587 NMMSTP00350 NMMSTP00425 NMMSTP01631 NTMP1150 NTUM05352 NTUM05353 NTUM05354 NTUM06763 NTUM07041  
典藏基因2008-03-24,Kui-Ching Hsu,CO1,100%
英文俗名 Band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側扁,呈長型,體長約為體高3-4倍。口裂寬大而傾斜,吻極短。眶間隔稍凸。頜齒具1列錐狀犬齒;鋤骨及腭骨均無齒。前鰓蓋骨後下角及後緣具鋸齒。鰓裂大,鰓膜彼此分離,且與峽部分離。肛門位於胸鰭下方。體被細小圓鱗,頰部具鱗;側線不完全,兩側前端側線不相連。背鰭及臀鰭基底長,不與尾鰭相連;背鰭具III弱棘,臀鰭具I弱棘;背鰭軟條數23;臀鰭軟條數16;尾鰭尖形。體一致為粉紅色,背部色深,腹部較淡;背、臀鰭黃色;尾鰭上部淡紅色,下部黃色。

棲所生態

深海底棲魚類,棲息深度可達200公尺左右。具有挖掘洞穴,藏身其中之特性。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海,自日本至臺灣。臺灣主要分布於東北部之海域。 

漁業利用

一般以底拖網捕獲,數量不多,不具經濟價值。罕見之種。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