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Gerres erythrourus  
發音 
Gerres erythrourus短鑽嘴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loch, 1791) 棲息深度 10 - 40公尺
中文名 短鑽嘴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鑽嘴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73 Gerre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紅尾銀鱸 
最大體長 3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碗米仔、垵米(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北部 
棲息環境 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潟湖  模式種產地
日本 
同種異名 Diapterus abbreviatus, Gerres abbreviates, Gerres abbreviatuis, Gerres abbreviatus, Gerres abreviatus, Gerres cheverti, Gerres profundus, Gerres singaporensis, Sparus erythrourus, Xystaema abbreviat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Iwatsuki, Y. etc. 1998 Iwatsuki, Y. etc. 1998 Chakraborty, A., M.N. Venugopal, K. Hidaka, etc. 2006 
典藏標本 ASIZP0059868 ASIZP0062822 ASIZP0068946 ASIZP0068965 ASIZP0068966 ASIZP0068967 ASIZP0068968 ASIZP0068969 ASIZP0068970 ASIZP0068971 ASIZP0068972 ASIZP0068973 ASIZP0068974 ASIZP0068975 ASIZP0068976 ASIZP0068978 ASIZP0075331 ASIZP0075434 ASIZP0077971 FRIP00462 NMMBP03275 NMMSTP00174 NMNSF00320 NTOUP201207-744 NTUM00049Paratype  
英文俗名 Deep-bodied mojarra; Blue-backed silver biddy; Deep-bodied silver-bidd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長卵圓形而偏高,標準體長約為體高的1.9-2.3倍,體背於背鰭起點處極為彎曲,與水平方向軸約呈45度角。口小唇薄,能伸縮自如,伸出時向下垂。眼大,吻尖。上下頜齒細長,呈絨毛狀;鋤骨、腭骨及舌面皆無齒。體被薄圓鱗,易脫落;背鰭及臀鰭基底具鱗鞘;側線完全,呈弧狀,至尾鰭基底之側線鱗數37-39,尾鰭基底之有孔鱗2或3;側線上鱗列數3(側線至背鰭第V棘間,且不含側線鱗)。背鰭單一,硬棘部IX,第II棘最長,等於或長於頭長;臀鰭第II棘粗狀,等於或長於基底長;胸鰭長,末端可達及臀鰭硬棘部之後的上方;尾鰭深叉形,最長鰭條長約為中央鰭條2.5倍。體呈銀白色,背部較暗。幼魚時,體側具有7-11條不顯之橫斑;成魚後,體側鱗片具不顯之暗斑而形成數條點狀縱帶。背鰭淡色;腹、臀及尾鰭黃色。Gerres abbreviatus為本種之同種異名。

棲所生態

棲息於沿岸之沙泥底質之水域,經常成群活動。有時會在河口水域出現,或潟湖區。肉食性,幼魚時以浮游動物;成魚時,掘食在沙泥地中躲藏的底棲生物。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自馬達加斯加至澳洲,北至日本琉球群島。臺灣產於北部及東部海域。 

漁業利用

本種魚以手釣、圍網、拖網或流刺網均可捕獲,量不多,漁期全年皆有,以春、夏季較佳,可生鮮或醃漬處理,適宜煎、炸食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