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Acanthogobius hasta  
發音 
Acanthogobius hasta長身鯊
by: 陳靜怡
命名者 (Temminck & Schlegel 1845) 棲息深度 0 - 10公尺
中文名 長身鯊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斑尾刺鰕虎魚 
最大體長 2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尾斑長身鯊 
世界分布 日本至東中國海   台灣分布 西部、西南部 
棲息環境 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潟湖、
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日本長崎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台灣淡水及河口魚圖鑑(周及高,2011)。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陳義雄,方力行 1999 伍漢霖, 鐘俊生等 編著 2008 周銘泰, 高瑞卿 2011 伍漢霖, 邵廣昭, 賴春福, 莊棣華, 林沛立 2012 
典藏標本 ASIZP0056797 ASIZP0059698 NMMBP02037 NMMBP02728 NMMBP04292 NMMSTP00990 NTMP0603 NTMP1096 NTUM01713 NTUM02071  
英文俗名 Asian freshwater gob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背鰭Ⅸ-Ⅹ, 19-22,臀鰭15-18,胸鰭20-22,腹鰭Ⅰ, 5;尾鰭16-17。縱列鱗 57-67;橫列鱗 16-20;背鰭前鱗 27-30。鰓耙3-4+8-9。體長為體高的5.8-9.3倍;為頭長的3.4-5.9倍。頭長為吻長的2.7-3.4倍;為眼徑的4.5-7.4倍;眼間距的5.6-8.7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6-2.5倍。體延長,魚體前部分呈圓筒狀,後部側扁且細。尾柄粗短。頭寬大,稍平扁,頭部具有3個感覺管孔。臉頰具有3條感覺乳突線。吻較長,圓鈍。眼小,上位,眼下具有1條斜向上唇的感覺乳突線。兩眼間隔平坦,等於或稍小於眼徑。鼻孔每側兩個,分離:前鼻孔具有短管;後鼻孔小而圓。口大,前位,上頜稍長於下頜,口裂向後延伸至對應於眼睛前緣或稍後。上頜具尖細齒1-2行,下頜齒2-3行。鋤骨無齒。唇厚,發達。舌大,游離,前端呈截形。臉頰有一長方型皮突,後緣微凹。鰓孔寬大。鰓蓋骨上方具有3個感覺管孔,前鰓蓋骨後緣具2個感覺管孔。背鰭2個:第1背鰭起於胸鰭基部後上方,基底短,後端不會延伸到第2背鰭起點;第2背鰭基底較長,平放時不延伸至尾鰭基部。臀鰭起點在第2背鰭的第4、5鰭條基部的下方。胸鰭尖圓形。腹鰭小,基底小於腹鰭全長的1/2,左、右腹鰭癒合成一個圓型吸盤。尾鰭尖長,等於或稍小於頭長。體呈淡黃色,在中小個體的體側常具有數個黑色斑塊;背側為淡褐色;頭部有不規則暗色斑塊;臉頰下緣淺色。第一背鰭為淡黃色,上緣呈橘黃色;第二背鰭有3~5縱行的黑色點紋;臀鰭淺色,下緣呈橘黃色;胸鰭和腹鰭為淡黃色,下緣呈橘黃色,基部有1個暗色斑塊,後方有白色半月形條紋。較大個體的暗斑則不明顯。斑尾刺鰕虎(Acanthogobius ommaturus)為同種異名。(林上智、林沛立編寫 2012/10)

棲所生態

暖溫水性近岸底層中大型鰕虎魚類,生活於沿海、港灣及河口等汽水域處,也進入淡水域。喜棲息於底質為淤泥或泥沙的水域。多為穴居。性情凶猛,會攝食各種魚、蝦、蟹和小型軟體動物。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海域,包括臺灣、日本及中國大陸。臺灣分布於西北部及西部等。 

漁業利用

偶見魚種,不具漁業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