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  
發音 
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六絲鈍尾鰕虎
by: 黃鈞漢
命名者 (Bleeker, 1853) 棲息深度 0 - 5公尺
中文名 六絲鈍尾鰕虎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六絲鈍尾鰕虎魚 
最大體長 15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甘仔魚、狗甘仔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長崎 
同種異名 Chaeturichthys hexanema   
參考文獻 1.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2. Masuda, H., K. Amaoka, C. Araga, T. Uyeno and T. Yoshino, 1984. The fishes of the Japanese Archipelago. Vol. 1. Tokai University Press, Tokyo, Japan. 437 p. (text).   Dr. P. Bleeker 1853 Masuda, H., K. Amaoka, C. Araga, T. Uyeno, etc. 1984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6747 ASIZP0066960 ASIZP0073465 ASIZP0916018 CAS214604 FRIP00213 FRIP01253 NTOUP200802-114 NTOUP200802-117 NTOUP200802-125 NTOUP200802-131 NTUM01782 NTUM07525  
典藏基因2015-10-23,Chia-Hao Chang,CO1,%
英文俗名 Pinkgray gob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第1背鰭:Ⅷ;第2背鰭:14~17。臀鰭:12~15;胸鰭:21~23;腹鰭:Ⅰ/ 5;尾鰭:16~17。縱列鱗 30~40;橫列鱗 9~11;背鰭前鱗 13~16;鰓耙5+9~11。體長為體高的5.8~6.2倍,為頭長的3.2~3.5倍。頭長為吻長的3.6~4.3倍,為眼徑的3.4~4.2倍,為眼間距的7.0~9.5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2.3~3.0倍。體延長,前部分呈圓筒形,後部分稍側扁。頭部較大,寬而平扁,具有2個感覺管孔。頰部微突,具有4條水平狀感覺乳突線,無橫列的感覺乳突線和皮褶突起。吻中長,圓鈍。眼大,上側位,眼徑等於或稍大於吻長。眼間距窄,中間凹入。鼻孔每側兩個,圓形。口大,下頜較突出,口裂可達眼中部的下方。上頜具有2行尖銳狀的牙齒,外行齒形狀較大,下頜前部為3行,後部分則為2行,亦為外型齒較大,牙齒形狀內彎且尖銳。舌大,游離,前端呈截形。下顎表面具有3對短小的觸鬚。鰓孔大。鰓蓋上方具有3個感覺管孔,前鰓蓋骨具有2個感覺管孔。體被櫛鱗,頭部的鱗片較小,頰、鰓蓋及項部均被鱗,吻部及下頜則無鱗。第一背鰭起於胸鰭基底的後上方,平放時接近或幾乎伸達第二背鰭的起點。第二背鰭平放時後緣也幾乎伸達尾鰭基部。臀鰭基底長。胸鰭尖圓,稍微長於腹鰭。肩帶內緣無長指狀肉質皮瓣,但隱藏有2個顆粒狀的肉質皮突。左右鰭癒合為一吸盤。尾鰭尖長。體呈黃褐色,體側有4~5個暗色斑塊;第一背鰭前部邊緣為黑色,其餘各鰭為灰色。(林上智、林沛立編寫 2012/10)

棲所生態

暖温性近岸小型魚類,棲息於淺海及河口附近海域。以多毛類、小魚、對蝦、糠蝦、鈎蝦為食。生長快速,1年內魚體可由仔魚長達67~113 mm。一齡魚體長可達135 mm,二齡魚體長可達155 mm。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海域,包括中國、臺灣、韓國與日本等。臺灣分布於東北部及西南部。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不具漁業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