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Amblyeleotris guttata  
發音 
Amblyeleotris guttata斑點鈍鯊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Fowler, 1938) 棲息深度 10 - 40公尺
中文名 斑點鈍鯊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點紋鈍塘鱧 
最大體長 11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斑點鈍塘鱧、甘仔魚、狗甘仔、斑點鈍鯊 
世界分布 中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南沙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菲律賓 
同種異名 Pteroculiops guttatus   
參考文獻 1.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2. 陳等(2010)墾丁國家公園海域魚類圖鑑增修壹版;3. Randall, J. E. 2005. Reef and shore fishes of the South Pacific. New Caledonia to Tahiti and the Pitcairn Islands. i-xii + 1-707.;4. 伍漢霖、鐘俊生 等。2010。中國動物誌。硬骨魚綱。鱸形目 (五)- 蝦虎魚亞目。科學出版社。北京。287 pp.  ;5. Shao, K.-T., J.-P. Chen and M.-H. Jzeng, 1987. New records of gobiid fishes associated with snapping shrimps from Taiwan. J. Taiwan Museum 40(1):57-69.   Fowler, H. W. 1938 Shao, K. T. etc. 1987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陳正平, 邵廣昭, 詹榮桂, 郭人維, 陳靜怡 2010 
典藏標本 ASIZP0056123 ASIZP0056124 ASIZP0056125 ASIZP0056484 ASIZP0058681 ASIZP0073581 ASIZP0074131 ASIZP0806130 ASIZP0916130 BPBMI23430 NTOUP200801-036 USNM00264415  
典藏基因,,CO1,100%
英文俗名 Spotted prawn-goby; Spotted shrimp gob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第一背鰭:Ⅵ;第二背鰭:Ⅰ/12;臀鰭:Ⅰ/12;胸鰭:19~20。縱列鱗65~70。標準長為體高的4.5~5.2倍。第一背鰭延長呈絲狀,第三棘最長。腹鰭相連癒合形成一吸盤狀。體呈淺黃色,體側散布有許多橘黃色圓斑;腹側淺色,腹側面在胸鰭基部前方及後方各有大型三角形黑色斑塊,後方的斑塊較大而明顯;頭部於口角處具橘紅色斑;腹側鰓蓋膜具小型淺藍色細點;峽部灰黑色。背鰭透明,第一背鰭後部約有10個橘黃色斑;第二背鰭具20~30個橘色斑;胸鰭無色,基部灰黑色;尾鰭約具10個橘黃色斑點;臀鰭近基部的鰭膜具4個橘色斑,外側具1列寬灰黑色縱紋;腹鰭為灰黑色。(林上智、林沛立編寫 2012/10)

棲所生態

暖水性小型底層魚類,生活於熱帶珊瑚礁的礫石中,與槍蝦營共生生活。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海域,由菲律賓到美屬薩摩亞,北至臺灣、日本沖繩,南至史考特礁與大堡礁。臺灣發現於東部、東北部、南部、澎湖及小琉球等海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種,不具漁業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