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Caragobius urolepis  
發音 
Caragobius urolepis尾鱗頭鰕虎
by: ©陳義雄
命名者 (Bleeker, 1852) 棲息深度 1 - 10公尺
中文名 尾鱗頭鰕虎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尾鱗頭鰕虎魚 
最大體長 6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甘仔魚、狗甘仔、釣鋼仔、無鱗鰻鰕虎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西南部 
棲息環境 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潟湖、
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印尼蘇門答臘 
同種異名 Amblyopus urolepis, Brachyamblyopus anotus, Brachyamblyopus olivaceus, Brachyamblyopus urolepis, Caragobioides geomys, Caragobius anotus, Caragobius geomys, Caragobius olivaceus, Caragobius typhlops, Nudagobioides monserrati, Taenioides chilkensis, Trypauchenophrys anotus   
參考文獻   Dr. P. Bleeker 1852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陳義雄,方力行 1999 周銘泰, 高瑞卿 2011 
典藏標本 ASIZP0056109 ASIZP0058718 ASIZP0074076 FRIP03138 NMMBP03018  
英文俗名 Scaleless worm goby; Sumatra eelgob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背鰭VI, 32;臀鰭I, 32;胸鰭18。體特別延長,呈鰻形狀,前部分略呈圓筒形,後部側扁。背緣與腹緣平直。頭頂部中央內凹,頭長為體長的1/6~1/5倍。眼睛極小、退化,居上側位。吻部頗寬。口稍斜裂,下頜較上頜突出。體後半部被小圓鱗,頭部、項部及胸部皆裸露無鱗。背鰭發達,背鰭基底極長,背鰭基底佔背緣的4/5;胸鰭圓形;腹鰭圓形,呈吸盤狀;臀鰭與背鰭同形,但其基底短於背鰭基底長,約佔腹緣的3/5;尾鰭長圓形。背鰭、臀鰭、尾鰭彼此相連接。體呈暗紅色;胸鰭基部有一弧形紅紋;各鰭膜呈淺紅色。高體短鰻鰕虎(Brachyamblyopus anotus)為其同種異名。(林上智、林沛立編寫 2012/10)

棲所生態

為周緣性魚類,主要活動於泥質海岸、瀉湖、河口、河川下游、紅樹林區等。屬於底棲性魚類,喜愛泥質環境,白天通常躲藏於泥穴當中,夜間則會出來覓食。不喜好游動,游泳力極差,喜好單獨行動。以浮游生物與小型甲殼類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海域,由印度至菲律賓、臺灣等。臺灣主要棲息於西南部河口汽水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不具漁業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