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Cryptocentrus yatsui  
發音 
Cryptocentrus yatsui谷津氏猴鯊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Tomiyama, 1936 棲息深度 1 - 10公尺
中文名 谷津氏猴鯊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臺灣絲鰕虎魚 
最大體長 6.7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谷津氏絲鰕虎、甘仔魚、狗甘仔、狗監仔(澎湖)、狗鰷(澎湖)、谷津氏猴鯊、亞氏猴鯊、臺灣絲鰕虎 
世界分布 臺灣至南中國海   台灣分布 西部、西南部、北部、澎湖 
棲息環境 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潟湖、
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臺灣臺南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Tomiyama, I. 1936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陳義雄,方力行 1999 周銘泰, 高瑞卿 2011 
典藏標本 ASIZP0055799 ASIZP0056810 ASIZP0060606 ASIZP0072549 ASIZP0072550 ASIZP0073232 ASIZP0080138 ASIZP0080832 ASIZP0080833 ASIZP0805235 ASIZP0805236 ASIZP0805707 ASIZP0807568 ASIZP0807569 ASIZP0915239 ASIZP0915240 ASIZP0915707 ASIZP0917568 ASIZP0917569 FRIP00332 NTMP0930 NTOUP200910-097 NTOUP201005-231 NTOUP201005-264 NTUM01505 NTUM04442 NTUM04443  
典藏基因2011-08-18,張家豪,CO1,100% 2011-08-18,張家豪,CO1,100% 2012-08-20,柯慧玲,CO1,100%
英文俗名 Taiwan shrimp-gob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NT 2017淡水魚紅皮書:NT
形態特徵

體延長,前部分呈亞圓筒形,後部側扁。背緣淺弧形,腹緣平直。頭長為體長的1/3倍。眼睛上側位,眼間距小於眼徑。口斜裂,下頜較上頜突出,口裂延伸至眼睛後緣的下方。背鰭兩枚,第一背鰭的第2、3根棘條延長呈絲狀;胸鰭圓扇形;腹鰭呈吸盤狀;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尾鰭長圓形。頭、體呈黃褐色或淺褐色,腹部灰白色。頭部具不規則的褐色斑點或短紋;體背側自鰓蓋上部至尾柄上部具有許多具白色邊緣得藍黑色至深黑色小點及一列小斑塊;體側則具2~3列不規則的褐色較大斑塊。各鰭淺色,第二背鰭基部具2-3列褐色線狀紋;尾鰭基部有一個藍黑色斑。(林上智、林沛立編寫 2012/10)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於河口區、河川下游、瀉湖、內灣、紅樹林等底質為泥底質的地區。屬於穴居之魚類,白天大多躲藏於洞穴,夜晚會出來覓食。此魚大多在半淡鹹水域中,並無進入純淡水域的記錄。肉食性,以小型甲殼類、魚類為食。 

地理分布

原只發現於臺灣及澎湖,近年來在中國上海周邊海域也有發現記錄。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不具漁業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