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Egglestonichthys patriciae  
發音 
Egglestonichthys patriciae南海伊氏鰕虎
未選定代表照或沒有圖片
命名者 Miller & Wongrat, 1979 棲息深度 - 78.6公尺
中文名 南海伊氏鰕虎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南海伊氏鰕虎魚 
最大體長 7.5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甘仔魚、狗甘仔 
世界分布 臺灣至南中國海   台灣分布 西南部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香港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1. Winterbottom, R. and M. Burridge, 1992. Revision of Egglestonichthys and of Priolepis species possessing a transverse pattern of cheek papillae (Teleostei; Gobiidae), with a discussion of relationships. Can. J. Zool. 70:1934-1946;2. 伍漢霖、鐘俊生等編著。2008。中國動物誌-硬骨魚綱-鱸形目(五)-鰕虎魚亞目。科學出版社,北京。951 pp. 
典藏標本
英文俗名 Eggleston's gob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第一背鰭:Ⅵ;第二背鰭:Ⅰ, 10。臀鰭:Ⅰ, 9。胸鰭:20。腹鰭Ⅰ, 5。 尾鰭13。縱列鱗 47~51;橫列鱗12~13;背鰭前鱗34~36。體延長,前呈圓筒型,後側扁。標準體長為魚體高的4.7~5.4倍;為頭長的3.48倍;頭寬的6.27倍。尾鰭圓形。兩腹鰭癒合成一碟狀,末端只延長至肛門位置。體呈灰褐色,鱗片具黑緣而形成網狀花紋;體側另具10餘條灰色橫帶,橫帶橫跨背部而兩側相連;眼間隔及項部具6~7條灰黑色橫帶。各鰭大致為灰黑色;第一背鰭另具3條斜行的黑色條紋;第二背鰭則具4條斜行的黑色條紋;臀鰭外緣深褐色;尾鰭具4條深灰色的垂直條紋;胸鰭及腹鰭散具細小黑點。(林上智、林沛立編寫 2012/10)

棲所生態

暖水性小型鰕虎魚類,棲息於較深海域的泥質海底。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海域,包括香港及臺灣。臺灣發現於西南部的東港海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不具漁業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