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Mugilogobius cavifrons  
發音 
Mugilogobius cavifrons小鯔鰕虎
by: 張大慶
命名者 (Weber, 1909) 棲息深度 - 公尺
中文名 小鯔鰕虎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清尾鯔鰕虎魚 
最大體長 4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清尾鯔鰕虎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之熱帶區   台灣分布 西部 
棲息環境 河口  模式種產地
印尼特納提 
同種異名 Glossogobius parvus, Gobius cavifrons, Mugilogobius parvus, Tamanka philippina, Tamanka talavera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6743 ASIZP0058361 ASIZP0072532 ASIZP0072533 ASIZP0072534 ASIZP0074124 ASIZP0805218 ASIZP0805219 ASIZP0805220 ASIZP0915222 ASIZP0915223 ASIZP0915224 FMNH59138Holotype FRIP00486 NMMBP02064 NTMP1420 NTUM01503 NTUM01550  
典藏基因2011-08-18,張家豪,CO1,100% 2011-08-18,張家豪,CO1,100% 2011-08-18,張家豪,CO1,100%
英文俗名 Mangrove gob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型略延長,前方圓鈍而後部側扁。頭中大,眼大且位置高。雄魚吻部稍微長於雌魚,口裂大小中等。 第一背鰭鰭條數VI-VII;第二背鰭鰭條數I/8-9;臀鰭鰭條數I/7-8;胸鰭鰭條數15-17。第一背鰭形狀呈圓弧形,所有硬棘長度相當,且皆無絲狀延長。 縱列鱗數44-48;橫列鱗數14-15;背鰭前鱗列數19-23。體側被覆著大型櫛鱗,背前鱗區及後鰓蓋被覆著大型圓鱗,腹側腹鰭前方區域被覆著小型圓鱗,頭背部前方區域則裸露無鱗。後鰓蓋區域被覆著小型圓鱗,頰部則裸露無鱗。 頭部及軀體底色為淺黃褐色,體側上半部具有9-11道形狀不規則的黑褐色橫斑。體鱗具有深褐色邊緣,腹面為淡黃白色。頰部與前鰓蓋區域約有3道傾斜的水平黑褐色條紋。第一背鰭鰭膜灰褐色,具有淺灰白色外緣,在第3根硬棘往後延伸至第一背鰭後緣,具有一個明顯的大型黑色斑塊。第二背鰭鰭膜在中間區域具有一道水平分布的灰色帶,灰色帶上方具有一道淺灰白色帶。成熟雄魚臀鰭鰭膜通常為橘黃色,並具有灰黑色邊緣。成熟雌魚臀鰭鰭膜呈淺灰色,並具有白色邊緣。尾鰭鰭膜大致呈淺灰白色,而成熟個體的尾鰭中央區域的鰭膜通常為黃色,並具有淺灰色的外緣。大型個體尾鰭鰭膜上通常具有5-6道垂直排列的黑色線紋(2018/04/16 黃世彬編寫)。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在河口、紅樹林以及魚塭等半淡鹹水域。 

地理分布

已知廣泛的分布於日本石垣島、台灣、菲律賓、印尼、巴布亞紐幾內亞與密克羅尼西亞等國家。 

漁業利用

無漁業利用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