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Trimma caesiura  
發音 
Trimma caesiura紅磨鰕虎
by: ©Randall, John E.
命名者 Jordan & Seale, 1906 棲息深度 - 70公尺
中文名 紅磨鰕虎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紅磨塘鱧 
最大體長 3.5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紅磨塘鱧、磨塘鱧、狗甘仔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澎湖、蘭嶼、東沙 
棲息環境   模式種產地
西薩摩亞 
同種異名 Trimma caesuira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Jordan, D. S. etc. 1906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60604 BPBMI23323 NTOUP201006-317 NTOUP201203-055 NTOUP201203-056 USNM00218362 USNM00293358 USNM00293971 USNM00295230  
英文俗名 Caesiura goby; Caesiura dwarfgob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細長而側扁;眼大而位於頭前部背緣,眼間隔與眼後方具淺溝;吻短而吻端鈍;口裂大而開於吻端上緣,呈斜位,上頷較下頷稍短;兩頷各具齒帶;左右鰓膜與下端附著於喉部;胸鰭軟條分枝;腹鰭第5軟條間鰭膜稍發達;尾柄高而尾鰭後緣稍圓;背鰭前方、胸部及胸鰭基底均具鰭;體呈鮮紅色,各鰭粉紅色。(2019/6/17)

棲所生態

主要生活在熱帶海域,棲息在小礁洞或石縫中,屬底棲性魚類。肉食性,以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西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台灣南部、澎湖、蘭嶼等海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不具漁業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