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Trimma emeryi  
發音 
Trimma emeryi埃氏磨鰕虎
by: ©Randall, John E.
命名者 Winterbottom, 1985 棲息深度 6 - 48公尺
中文名 埃氏磨鰕虎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埃氏磨塘鱧 
最大體長 2.5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埃氏磨塘鱧、狗甘仔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沙 
棲息環境 礁區  模式種產地
印度洋查戈斯群島 
同種異名 Trimma mendelssohni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Winterbottom, R. 1985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英文俗名 Emery's gob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背鰭VI-I, 8;臀鰭I, 7-8;胸鰭18;腹鰭I, 5;縱列鱗24-25;橫列鱗7-8;體細長而側扁;眼大而位於頭前部背緣;口裂大而開於吻端上緣,呈斜位,上頷較下頷稍短;有兩對背鰭,腹鰭呈長吸盤狀。(2019/8/19)

棲所生態

通常生活於6-48公尺海域,棲息在礁石區或石縫中;肉食性,以底棲無脊椎動物及浮游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印度-太平洋熱帶海域,台灣目前發現於南沙海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不具漁業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