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Bodianus masudai  
發音 
Bodianus masudai益田氏狐鯛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Araga & Yoshino, 1975 棲息深度 30 - 50公尺
中文名 益田氏狐鯛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隆頭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12 Lab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益田普提魚 
最大體長 12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三齒仔、紅娘仔、日本婆仔、益田氏寒鯛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靜岡縣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6);Masuda, H., K. Amaoka, C. Araga, T. Uyeno and T. Yoshino, 1984. The fishes of the Japanese Archipelago. Vol. 1.. Tokai University Press, Tokyo, Japan. 437 p. (text)  Masuda, H., K. Amaoka, C. Araga, T. Uyeno, etc. 1984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5880 ASIZP0065252 NMMBP03376 NMMSTP00929  
英文俗名 Masuda's hog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型,側扁。頭部背面輪廓筆直或稍凹;吻部較尖,為頭長的 33-40%;側線鱗片較小。D. XII, 10;A. III, 12;P. 16-17; L.l. 32-33; G.R. 4-5+10;頭背部及體背側鮮紅色,由 2條淡黃色縱帶分隔;腹部色淡。背鰭與臀鰭亦為鮮紅色,基底淡色,末緣黑色;尾鰭亦為鮮紅色,後端黑色,末緣白色;腹鰭幾呈黑色,基底淡色;胸鰭淡色,基部上方具一黑斑。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岩礁或珊瑚礁區,是以捕食小魚、小蝦或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的日行性魚類。通常單獨行動,喜愛在水流較流動的區域活動。在臺灣南部沿近海的礁區偶爾可發現。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臺灣及日本海域等。臺灣分布於南部。 

漁業利用

小型之隆頭魚,體色鮮艷,可被當作觀賞魚,亦可食用,但產量稀少,一般不容易看見。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