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Bodianus perditio  
發音 
Bodianus perditio黃斑狐鯛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Quoy & Gaimard, 1834) 棲息深度 3 - 40公尺
中文名 黃斑狐鯛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隆頭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12 Lab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大黃斑普提魚 
最大體長 80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三齒仔、紅娘仔、日本婆仔、瀧暹羅、汕散仔、紅狐鯛、紅寒鯛、四齒(臺東)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模里西斯 
同種異名 Chaeropsodes pictus, Cossyphus atrolumbus, Cossyphus aurifer, Cossyphus latro, Cossyphus nigromaculatus, Labrus perditio, Lepidaplois perditio, Trochocopus sanguinolent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6);Masuda, H., K. Amaoka, C. Araga, T. Uyeno and T. Yoshino, 1984. The fishes of the Japanese Archipelago. Vol. 1.. Tokai University Press, Tokyo, Japan. 437 p. (text)  Masuda, H., K. Amaoka, C. Araga, T. Uyeno, etc. 1984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63499 ASIZP0065986 ASIZP0070771 ASIZP0800729 ASIZP0805853 ASIZP0805862 ASIZP0910729 ASIZP0915853 ASIZP0915862 FRIP20049 FRIP20313 FRIP21246 NMMBP02341 NMMBP03069 NMMBP09037 NMMSTP00357 NTUM01241 NTUM01244 NTUM04665 NTUM04666 NTUM04667 NTUM04668 NTUM04670 NTUM04671 NTUM04715 NTUM06659  
典藏基因2008-03-25,Kui-Ching Hsu,CO1,100%
英文俗名 Goldsaddle hogfish; Golden-spot hogfish; Goldspot hogfish; Goldspot pig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型,側扁;頭尖,吻長;背鰭前方頭部輪廓稍凸。眼大,上位。上下頜兩側具一小且向前突出犬齒。頰部與鰓蓋被鱗。D. XII-XIII, 10;A. III, 12;P. 17;L.l. 33-34;G.R.8+13;腹鰭多少呈絲狀,尾鰭截形,上下緣鰭條延長。體背、體側黃紅色,體下半色稍淡,體上半部背鰭中央下方有一黃色垂直斑,其後另有一大型黑斑;頭紅色,具有許多金黃色斑點;背鰭第I至第VII棘黑色;餘鰭淡色或偏黃。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珊瑚礁和岩礁的附近,且通常越過沙子和碎石區而出現在較深的海域,深度範圍在3-40公尺間。主要以殼很硬的底棲性無脊椎動物,例如軟體動物和甲殼類等為食,晚上在石縫中休息。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南非到大洋南部之離島,北至琉球群島及臺灣海域等。臺灣除西部外,各地海域皆有分布。 

漁業利用

中大型之隆頭魚,體色鮮艷,常被當作觀賞魚,亦是高級食用魚,肉質帶有膠質,很適合紅燒。以延繩釣、一支釣較容易上鉤。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