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Coris batuensis  
發音 
Coris batuensis巴都盔魚
by: ©Randall, John E.
命名者 (Bleeker, 1856-57) 棲息深度 1 - 30公尺
中文名 巴都盔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隆頭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12 Lab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巴都盔魚 
最大體長 17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巴都鸚鯛、柳冷仔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綠島、南沙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潟湖  模式種產地
印尼巴圖 
同種異名 Coris coronata, Coris pallida, Coris papuensis, Coris schroederi, Coris variegata, Hemicoris batuensis, Julis batuensis, Julis schroederii, Platyglossus punctatus   
參考文獻 Fishbase(2006);Randall, J.E., 1999. Revision of the Indo-Pacific labrid fishes of the genus Coris, with descriptions of five new species.. Indo-Pacific Fishes (29):74 p  Bleeker, P. 1856 Randall, J. E. 1999 
典藏標本
英文俗名 Schroeder's coris; Batu coris; Dapple coris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型,側扁;頭圓錐狀。口中型,唇厚;上頜前方具2對犬齒;下頜1對,往後側而漸小。體被小鱗,頰與鰓蓋裸露;側線連續。前鰓蓋緣平滑。D. IX, 11;A. III, 11;成魚背鰭不延長;腹鰭第一軟條延長,但不達肛門;尾鰭截形。體色隨成長而異,由淡白至橄欖綠色,體側上部具 6條黃褐至藍黑色寬橫短帶,橫帶間隙極窄,體側下部或散有黃褐至藍黑色之斑駁;胸鰭基部具黑斑;背鰭中部具一眼斑;各鰭淡黄白至淡綠色。以前所記載之雜色盔魚(C. variegata)為本種之誤鑑。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溫暖的珊瑚礁區,深度約在1-30尺的海域中。白天於珊瑚平台外緣的砂地或小石子地、向海礁區潟湖及岩礁區等巡游、覓食,晚上則鑽入砂中睡個飽。以有硬殼的無脊椎動物,如小貝、小蝦等為食。生性害羞,受到驚嚇時,會鑽入砂中躲藏。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由東非到馬歇爾群島,北至臺灣海域,南至大堡礁及東加等。臺灣南部有分布。 

漁業利用

中小型之隆頭魚,體色鮮豔,是較適合水族觀賞的魚類,非食用經濟魚種。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