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Lutjanus bohar  
發音 
Lutjanus bohar白斑笛鯛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Forsskål, 1775) 棲息深度 1 - 180公尺
中文名 白斑笛鯛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笛鯛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70 Lutja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白斑笛鯛 
最大體長 9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海豚哥、紅魚曹、花臉、紅槽(臺東)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澎湖、蘭嶼、綠島、東沙、南沙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潟湖  模式種產地
阿拉伯 
同種異名 Diacope labuan, Diacope quadriguttata, Lutianus bobar, Lutianus bohar, Lutianus nukuhivae, Lutjanus coatesi, Lutjanus rangus, Mesoprion rangus, Mesoprion rubens, Sciaena bohar, Sparus lepisur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Forsskål, P. 1775 Moyer, J.T. 1977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5638 ASIZP0055898 FRIP21375 FRIP22336 NMMBP03065 NMMBP03289 NMMSTP00360 NTMP0431 NTOU-AE6059 NTUM06706  
英文俗名 Red bass; Red snapper; Two-spot red snapper; Twinspot red snapper; Twinspot snapper; Twospot snapper; Mylah; Kelp sea perc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背緣呈弧狀彎曲。兩眼間隔平坦。鼻孔下方有一溝通至眼前。前鰓蓋缺刻不顯著,淺而缺如。鰓耙數23。上下頜兩側具尖齒,外列齒較大;上頜前端具犬齒數顆;下頜前端則為排列疏鬆之圓錐狀齒;鋤骨齒帶三角形,其後方沒有突出部;腭骨亦具絨毛狀齒;舌面無齒。體被中大櫛鱗,頰部及鰓蓋具多列鱗;背鰭、臀鰭和尾鰭基部大部分亦被細鱗;側線上方的鱗片斜向後背緣排列,下方的鱗片則與體軸平行。背鰭軟硬鰭條部間無明顯深刻;臀鰭基底短而與背鰭軟條部相對;背鰭硬棘X,軟條13-14;臀鰭硬棘III,軟條8;胸鰭長,末端達臀鰭起點;尾鰭叉形。體一致為赤褐色,但體背部顏色較深且沿背緣有二個白斑。奇鰭及腹鰭外緣顏色亦較深。

棲所生態

棲息於珊瑚礁區,包括潟湖區或外礁,水深10-70公尺處。通常獨自巡游於礁區四周尋找獵物,以魚類為主食,偶而捕食甲殼類、端腳類等。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東至馬貴斯(Marquesas )及萊恩群島( Line Islands),北自琉球群島,南迄澳洲。臺灣主要分布於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

許多沿岸國家重要之食用魚。主要漁法為一支釣及底部延繩釣為主。一般以煎食或紅燒為食。唯大型魚因食物鏈之故,內臟可能累積熱帶海魚毒,在國外有食物中毒之例。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