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Paracaesio xanthura  
發音 
Paracaesio xanthura黃擬烏尾鮗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leeker, 1869) 棲息深度 5 - 150公尺
中文名 黃擬烏尾鮗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笛鯛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70 Lutja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黃背若梅鯛 
最大體長 5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黃雞仔、包公雞、貢仔、黃腳佳仔、黃加甲(臺東)、烏尾冬(澎湖)、青雞仔(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綠島 
棲息環境 深海、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馬達加斯加 
同種異名 Aetiasis cantharoides, Apsilus xanthurus, Caesio xanthurus, Paracaesio pedleyi, Paracaesio xanthurus, Paraceasio xanthurus, Vegetichthys tumid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Bleeker, P. 1869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5486 ASIZP0058752 ASIZP0073229 ASIZP0805704 ASIZP0915704 FRIP00789 FRIP00790 FRIP20315 FRIP20551 FRIP21233 FRIP21239 NMMBP00151 NMMBP04211 NTUM06638  
典藏基因2012-08-20,柯慧玲,CO1,100%
英文俗名 Snapp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長橢圓形,稍側偏;標準體長約為體高之2.6-2.8倍。兩眼間隔顯著突出。眼前方無溝槽。下頜略突出於上頜;上頜骨末端延伸至眼前緣的下方;上頜骨無鱗。上下頜骨具帶狀齒,外列齒擴大,前方數齒呈犬齒狀;鋤骨具齒。體被中小型櫛鱗,背鰭及臀鰭上均裸露無鱗;側線完全且呈弧形,側線鱗數70-72。背鰭硬軟鰭條間無深刻;背鰭與臀鰭最末之軟條皆不延長而較前方鰭條短;背鰭硬棘X,軟條9-10;臀鰭硬棘III,軟條8;胸鰭長約等於頭長;尾鰭深叉形。體呈淡紫藍色,腹部較淡色;體側上半部具大片黃色斑駁,且延伸至尾鰭上下葉。背鰭黃藍色;臀鰭、胸鰭淺藍色;尾鰭黃色。依據 Nelson(1994)將其置於笛鯛(Lutjanidae)科中的擬烏尾冬亞科(Apsilinae)。

棲所生態

棲息於岩礁區,水深5-150公尺處。聚集成群游動。以浮游性動物為主食。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西起非洲東岸,東至薩摩亞,南自澳洲,北迄琉球群島。臺灣主要產於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

常見之食用魚。一般以一支釣或底層延繩釣等漁法捕獲。煎食或紅燒皆宜。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