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Parupeneus chrysopleuron  
發音 
Parupeneus chrysopleuron紅帶海緋鯉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Temminck & Schlegel, 1843) 棲息深度 1 - 80公尺
中文名 紅帶海緋鯉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鬚鯛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82 Mull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黃帶副緋鯉 
最大體長 55.0 cm TL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秋姑、鬚哥、秋哥(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東北部、澎湖、東沙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 
同種異名 Mullus chrysopleuron, Mullus dubius, Parupeneus dubius, Pseudupeneus chrysopleuron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福建魚類誌(朱等, 1985)  朱元鼎 編 1985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4652 ASIZP0059491 ASIZP0063631 ASIZP0073264 ASIZP0805739 ASIZP0901241 ASIZP0915739 FRIP01302 FRIP20065 NMMBP00695 NMMBP01878 NMMSTP00570 NTUM03161 NTUM04258 NTUM06816  
典藏基因2012-10-25,柯慧玲,CO1,100%
英文俗名 Yellow band goatfish; Yellow striped goat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稍側扁,呈長紡錘形。頭稍大;口小;吻長而鈍尖;上頜僅達吻部的中央;上下頜均具單列齒,齒中大,較鈍,排列較疏;鋤骨與腭骨無齒。具頦鬚一對,末端達眼眶後緣下方,或稍後方。前鰓蓋骨後緣平滑;鰓蓋骨具二短棘;鰓膜與峽部分離;鰓耙數6-7 + 21。體被弱櫛鱗,易脫落,腹鰭基部具一腋鱗,眼前無鱗;側線鱗數28-30,上側線管呈樹枝狀。背鰭兩個,彼此分離;胸鰭軟條數16;尾鰭叉尾形。體一致為橘紅色,上半部較深,下半部較淺;魚體新鮮時,在眼部四周有數條斜紋之藍帶,自眼眶後側至尾鰭基部有條寬黃褐帶;背鰭及胸鰭淺紅色;頦鬚、腹鰭與臀鰭淡黃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岩礁區沿岸或內灣的沙質海底,三兩成群在砂質地或軟泥地,以其頤鬚探索泥地中潛藏的甲殼類、軟體動物及多毛類等,再挖掘覓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印尼,東至菲律賓,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皆有分布。臺灣除北部及東部外,常可發現。 

漁業利用

終年都可捕獲,但較小型,以冬季肉質較佳。臺灣南北礁區可釣到,是食用、觀賞兩用魚。煮味噌湯好吃、煎炸亦可口。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