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Centropyge vrolikii  
發音 
Centropyge vrolikii福氏刺尻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leeker, 1853) 棲息深度 2 - 20公尺
中文名 福氏刺尻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蓋刺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394 Pomacanth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福氏刺尻魚 
最大體長 10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黑尾新娘、店窗(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東沙、南沙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  模式種產地
印尼摩鹿加群島 
同種異名 Centropyge vrolicki, Centropyge vroliki, Holacanthus vrolikii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7095 ASIZP0057330 ASIZP0057515 ASIZP0058132 ASIZP0059080 ASIZP0059235 ASIZP0059237 ASIZP0059291 ASIZP0059414 ASIZP0069629 ASIZP0073614 ASIZP0078420 ASIZP0806163 ASIZP0807259 ASIZP0916163 ASIZP0916806 ASIZP0916807 ASIZP0917259 NMMBP00905 NMMBP05602 NMMSTP00390 NTMP0507 NTOUP200712-120 NTOUP200712-124 NTOUP200801-044 NTOUP201009-465 NTOUP201203-088 NTOUP201207-592 NTOUP201207-721 NTUM00646 NTUM00648 NTUM00649 NTUM00650 NTUM00651 NTUM00687 NTUM00692 NTUM00710 ...列出全部44筆... 
典藏基因,,CO1,100% 2016-01-26,Chia-Hao Chang,CO1,100%
英文俗名 Pearl-scaled angelfish; Pearlscale angelfish; Pearl scalled angelfish; Angel abu polos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橢圓形;背部輪廓略突出,頭背於眼上方平直。吻鈍而小。眶前骨游離,下緣凸出,後方具棘;前鰓蓋骨具鋸齒,具一長強棘;間鰓蓋骨短圓。上下頜相等,齒細長而稍內彎。體被稍大櫛鱗,軀幹前背部具副鱗。背鰭硬棘XIV,軟條16;臀鰭硬棘III,軟條16;背鰭與臀鰭軟條部後端鈍長形;腹鰭鈍形;尾鰭圓形。體、背鰭及臀鰭前半部淡黃褐色至乳黃色,後半部暗褐色,體側無任何橫斑。背、臀及尾鰭具藍邊;胸及腹鰭淡黃褐色至乳黃色;尾鰭暗褐色。

棲所生態

棲息於潟湖及面海的珊瑚礁靠近珊瑚的水域。多半單獨活動或成小群活動。生性機警,躲躲藏藏,不易看見。主要以海藻、珊瑚蟲、海綿及被囊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由東非洲至馬歇爾群島,北至日本,南至羅得豪島。臺灣西部、南部及東部海域可見蹤跡。 

漁業利用

一般以潛水方式捕捉,雖有觀賞價值,但屬於珊瑚礁魚類,故應留在海中供潛水旅遊觀賞,不宜捕撈或食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