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Larimichthys polyactis  
發音 
Larimichthys polyactis小黃魚
命名者 (Bleeker, 1877) 棲息深度 20 - 100公尺
中文名 小黃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石首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81 Sciae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小黃魚 
最大體長 4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黃魚、小黃瓜、厚鱗仔、黃口、黃順、黃瓜、紅瓜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澎湖 
棲息環境 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中國上海 
同種異名 Argyrosomus polyactis, Collichthys polyactis, Collichthys rathbunae, Larimichthys rathbunae, Othonias brevirostris, Pseudosciaena manchurica, Pseudosciaena polyactis, Sciaena manchurica, Sciaena ogiwara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福建魚類誌(朱等, 1985)  Bleeker, P. 1877 朱元鼎 編 1985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60519 ASIZP0065229 ASIZP0065773 ASIZP0065827 ASIZP0080102 ASIZP0801159 ASIZP0801160 ASIZP0801161 ASIZP0911159 ASIZP0911160 ASIZP0911161 FRIP00920 MTP0174 NTUM07303 NTUM07347 USNM00191181 USNM00191182 USNM00191183  
英文俗名 Yellow croaker; Yellowfish; Croaker; Little yellow croak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側扁,體側腹部有多列發光顆粒。頭鈍尖形,口裂大,端位,傾斜,吻不突出,上頜長等於下頜,上頜骨後緣達眼眶後緣;上頜最外列齒擴大為犬齒,內列齒細小呈絨毛狀,前端中央無齒,下頜內列齒較大,在下頜前端中央突起上外列齒聚成一小撮齒;吻緣孔5個,內、外側緣孔沿吻緣葉側裂,吻緣葉完整不被分割;吻上孔3個呈弧形排列。頦孔4個,呈四方排列在頤縫合周圍。鼻孔2個,長圓形後鼻孔較圓形前鼻孔大。眼眶下緣伸達前上頜骨頂端水平線。前鰓蓋後緣具鋸齒緣,鰓蓋具2扁棘;具擬鰓;鰓耙細長。頭部及體側前部被圓鱗,體側後部被櫛鱗,背鰭軟條部和臀鰭2/3以上皆有小圓鱗,尾鰭佈滿小圓鱗;鱗片較大,背鰭與側線間鱗5-6列。耳石為黃花魚型,即呈盾形。背鰭基起點、胸鰭基上緣點及腹鰭基起點到吻端距離大約相等,皆位於鰓蓋末端;臀鰭鰭條9-10根,通常9根;尾鰭楔型。腹腔膜褐色,胃為卜字形,腸為2次迴繞型,幽門垂13個。鰾前部圓形,不突出為側囊,後端細尖;側枝26-27對,每一個側支具有腹分枝及背分枝,背分枝呈翼狀開展,腹分枝分上下兩小枝,下小枝又分為前後兩小枝,前小枝細長,沿腹膜下延伸至腹面,後小枝短小,不延伸。體側上半部為黃褐色,下半部各鱗下都具金黃色腺體;下頜前端有褐色斑。背鰭淺褐色;尾鰭前半部金黃色,後部淺褐色;臀鰭金黃色,鰭前緣及後緣為深褐色;腹鰭金黃色;胸鰭淺黃褐色;腹部發光顆粒為橙黃色。口腔白色,口緣粉紅色。鰓腔黑色。 (2014/10/22 林沛立編修)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沿岸及近海砂泥底質水域,大多棲息於中底層水域,水深約在20-100公尺之間,會進入河口區。厭強光,喜混濁水流,黎明、黃昏或大潮時多上浮,白晝或小潮則下浮至底層。主耍以小魚及蝦蟹等甲殼類為食。鰾能發聲,在生殖期會發出「咯咯」的聲音;在魚群密集時的聲音則如水沸聲或松濤聲;生殖季節在初夏,會群聚洄游至河口附近或島嶼、內灣的近岸淺水域,秋冬則游入較深海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中國渤海、東海及黃海南部。臺灣西部及澎湖沿海偶可見。 

漁業利用

以底拖網及底刺網為主要漁法,肉質佳,油炸、清蒸、糖醋皆宜。本種為中國大陸北方沿海最重要的經濟漁獲之一,主要漁場在山東半島東南外海,年產量約5-10萬公噸,近年來由於過漁而產量有日益減少之趨勢,臺灣的近海域漁獲量不大。近年來大陸在舟山群島附近海域進行箱網養殖,已養殖成功。目前市場上的小黃魚幾乎清一色都是由養殖場所養殖出來的,野生種已經不多見。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