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Gymnosarda unicolor  
發音 
Gymnosarda unicolor裸鰆
by: 蔡正一
命名者 (Rüppell, 1836) 棲息深度 0 - 100公尺
中文名 裸鰆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鯖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75 Scomb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裸狐鰹 
最大體長 248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大梳齒(成功)、長翼、疏齒、大西齒(臺東)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北部、東北部、南沙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吉達 
同種異名 Gymnosarda nuda, Pelamys nuda, Scomber vau, Thynnus unicolor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6(FAO, 2001)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62664 FRIP20260 FRIP21529  
英文俗名 Scaleless tuna; Pegtooth tuna; Ruppel's bonito; Whiteflesh tuna; Tunny; Dogtooth tuna; Dogtooth unicolor; Dog teeth; Bonito; Jackass; Greek brown mora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紡錘形,橫切面近圓形,背緣和腹緣弧形隆起;尾柄細短,平扁,兩側各具一發達的中央隆起脊,尾鰭基部兩側另具2條小的側隆起脊。頭中大,稍側扁。吻尖突,大於眼徑。眼較小,位近頭的背緣。口中大,端位,斜裂;上下頜等長,上下頜齒具強大而尖銳齒1列,舌上有齒帶。第一鰓弓上之鰓耙數為12-17。體被細小圓鱗,頭部無鱗,胸部鱗較大,而形成胸甲;左右腹鰭間具1小鱗瓣;側線完全,沿背側平行延伸,伸達尾鰭基。第一背鰭具硬棘XIII-XV,與第二背鰭起點距離近,其後具7-9個離鰭;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尾鰭新月形。體背側青灰色,腹側淺色;體側無明顯的線紋或斑點。全世界此屬有4種,臺灣僅發現一種。

棲所生態

岩礁區巡游之魚類,通常單獨游動或集一小群。游泳快速,以魚類及甲殼類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中太平洋區,西起紅海、非洲東岸,北至日本,南至澳洲,以及大洋洲之馬貴斯、土木土及大溪地等群島。臺灣主要產於東部海域。 

漁業利用

一般漁法以流刺網或延繩釣捕獲。主要以加工製成罐頭為主,為次要經濟性魚種。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