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Cephalopholis spiloparaea  
發音 
Cephalopholis spiloparaea黑緣九刺鮨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Valenciennes, 1828) 棲息深度 15 - 100公尺
中文名 黑緣九刺鮨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鮨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38 Serra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黑緣尾九棘鱸 
最大體長 22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黑邊鱠、過魚、石斑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蘭嶼、東沙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印度和斯里蘭卡 
同種異名 Cephalopholis analis, Cephalopholis aurantia, Cephalopholis aurantius, Cephalopholis spiloparae, Serranus spiloparae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es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d Coral Sea(Randall et al.,1990)  Randall, J. E., G. R. Allen etc. 1990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Heemstra, P.C. etc. 1993 Donaldson, T.J. 1995 Randall, J.E. etc. 2008 
典藏標本 ASIZP0063375 FRIP20222  
典藏基因2011-01-15,張家豪,CO1,% 2011-01-15,張家豪,CO1,% 2011-01-15,張家豪,CO1,%
英文俗名 Orange-red pigmy grouper; Strawberry hind; Strawberry grouper; Strawberry rockcod; Strawberry cod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75-3.2倍。頭背部幾乎斜直;眶間區平坦或微凹陷。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頜稍能活動,可向前伸出,末端延伸之眼後之下方;上下頜前端具小犬齒,下頜內側齒尖銳,排列不規則,可向內倒狀;鋤骨和腭骨具絨毛狀齒。前鰓蓋圓形,幼魚後緣略鋸齒狀,成魚則平滑;下鰓蓋及間鰓蓋後緣平滑。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47-52;縱列鱗數87-100。背鰭連續,有硬棘IX枚,軟條15-16;臀鰭硬棘III枚,軟條9;腹鰭腹位,末端不及肛門開口;胸鰭長於腹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尾鰭圓形。體一致為亮紅色,無任何小點散在,但有時散在一些紅褐色斑駁;各鰭亦一致為亮紅色;尾鰭後緣藍白色,逐漸轉為上下葉內緣具藍紋;有時背鰭及臀鰭軟條部具藍緣。

棲所生態

一般棲息於水深40公尺以下之礁石區。主要以魚類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西起非洲東岸,東至法屬玻里尼亞,北自日本南部,南迄澳洲大堡礁。臺灣東部、南部、澎湖及蘭嶼等沿岸均有產。 

漁業利用

食用魚,一般以一支釣、魚槍或魚籠捕獲。煮湯是極佳的作法,肉質好,味道美。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