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Epinephelus bruneus  
發音 
Epinephelus bruneus褐帶石斑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loch, 1793 棲息深度 20 - 150公尺
中文名 褐帶石斑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鮨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338 Serra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褐帶石斑魚 
最大體長 136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石斑、過魚、土鱠、土溝龍、油斑、泥斑(香港)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中國 
同種異名 Cephalopholis moara, Epinephelus brunneus, Epinephelus moara, Serranus moara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Heemstra, P.C. etc. 1993 Carpenter, K. E. etc. 1999 
典藏標本 ASIZP0055169 ASIZP0058163 FRIP21873 NMMBP01209 NMMBP04330 NMMBP04333 NMMBP04340 NMMBP04343 NMMBP04389 NMMBP04751 NMMBP04752 NTMP0259 NTUM02326 NTUM08260 NTUM08302 NTUM08303 NTUM08304 NTUM08305 NTUM08306 NTUM08307 NTUM08308 NTUM08338 NTUM08339 RUSI28213  
英文俗名 Mud grouper; Kelp grouper; Longtooth group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IUCN鮨科隆頭魚科專家群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標準體長為體高之3.0-3.6倍。頭背部斜直;眶間區微凸。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下頜前端具少數大犬齒,兩側齒細尖,可向後倒伏。鰓耙數9-11+16-18。前鰓蓋骨後緣具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3扁棘。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64-72;縱列鱗數93-126。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具硬棘XI,軟條13-15;臀鰭硬棘III枚,軟條8;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圓形。成魚頭部及體側灰褐色,體側橫帶及斑塊常不顯,僅有淡灰色小點呈線狀或斑駁狀散佈,臀鰭下緣和尾鰭下角具白緣;幼魚淡黃褐色,體側6條不規則的暗色橫帶,帶中另散佈淡色斑塊,背鰭硬棘鰭膜尖端具橘黃色之三角形斑塊。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岩礁區,亦可發現於砂泥底水域,棲息深度一般在20-200公尺間,幼魚則棲息於岸邊水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韓國、日本、中國、香港及臺灣等沿岸。臺灣主要產於西南沿海及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

具經濟性之食用魚,亦可人工養殖。一般漁法以拖網及一支釣捕獲。清蒸食用佳。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