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Epinephelus cyanopodus  
發音 
Epinephelus cyanopodus細點石斑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Richardson, 1846) 棲息深度 2 - 30公尺
中文名 細點石斑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鮨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38 Serra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藍鰭石斑魚 
最大體長 122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石斑、過魚、錢鰻鰻、手皮鱠、藍瓜石斑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北部、澎湖、東沙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  模式種產地
中國 
同種異名 Epinephalus kohleri, Epinephelus hoedti, Epinephelus hoedtii, Epinephelus kohleri, Epinephelus suitonis, Homalogrystes luctuosus, Serranus cyanopodus, Serranus hoedtii, Serranus punctatissim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  Richardson, J. 1846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Heemstra, P.C. etc. 1993 Carpenter, K. E. etc. 1999 
典藏標本 ASIZP0062958 ASIZP0802496 ASIZP0912496 FRIP21680 NMMBP00657 NMMBP06515 NMMBP06629 NMMBP08681 NTUM00845 NTUM06635  
英文俗名 Purple rockcod; Speckled grouper; Yellowfin grouper; Speckled blue grouper; Blue maori; Blue mori cod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略高,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4-2.7倍。頭背部斜直;眶間區微凸。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下頜前端具小犬齒或無,兩側齒細尖,下頜約2-4列。鰓耙數9-10+15-17。前鰓蓋骨後緣微具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不明顯之扁棘。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63-75;縱列鱗數128-147。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具硬棘XI,軟條16-17;臀鰭硬棘III枚,軟條8;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截形或略為彎月形。頭部及體側淡灰藍色;頭部、體側及各鰭密佈小黑斑及一些呈鋸齒狀、不現則狀的較大黑點;除胸鰭外,各鰭或寬或窄具有黑緣。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潟湖及海灣內之獨立礁周圍水域,亦常常被發現於外礁斜坡區。主要以魚類及甲殼類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北起日本南部,南至澳洲,東至斐濟。臺灣產於南部、東部、北部及澎湖海域。 

漁業利用

具經濟性之食用魚,亦常被展示於水族館中。一般漁法以延繩網及一支釣捕獲。清蒸食用佳。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