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Epinephelus spilotoceps  
發音 
Epinephelus spilotoceps吻斑石斑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Schultz, 1953 棲息深度 0 - 90公尺
中文名 吻斑石斑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鮨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38 Serra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吻斑石斑魚 
最大體長 35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石斑、過魚、鱠仔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沙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  模式種產地
馬紹爾群島 
同種異名 Epinephelus salonotus, Epinephelus spiloteceps   
參考文獻 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  Schultz, L.P. etc. 1953 Heemstra, P.C. etc. 1993 Carpenter, K. E. etc. 1999 
典藏標本 ASIZP0057124 ASIZP0076099 ASIZP0807018 ASIZP0917018 NMMSTP00088  
典藏基因2015-10-23,Chia-Hao Chang,CO1,%
英文俗名 Spotty cod; Foursaddle grouper; Four-saddle group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標準體長為體高之3.1-3.6倍。頭背部斜直;眶間區微凹。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下頜前端具小犬齒或無,兩側齒細尖,下頜約2-4列。鰓耙數6-9+16-18。前鰓蓋骨後緣微具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3扁棘。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59-69;縱列鱗數86-100。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具硬棘XI,軟條14-16;臀鰭硬棘III枚,軟條8;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圓形。頭部及體側淡色,滿佈小於瞳孔之六角形暗斑,斑間隔極狹而形成白線條。體背沿背鰭基底至基底有5個黑斑,前四個延伸至背鰭;眼後無黃褐色斑點。各鰭均具暗色斑點及白色線條。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沿岸淺岩礁緣、水道或潟湖內的珊瑚礁區。生態習性尚不甚清楚。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之暖水域,西起非洲東岸,東至萊恩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臺灣目前發現於南沙群島海域。 

漁業利用

具經濟性之食用魚。一般漁法以延繩網、魚槍、陷阱法及一支釣等捕獲。清蒸食用佳。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