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Epinephelus tukula  
發音 
Epinephelus tukula藍身大斑石斑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Morgans, 1959 棲息深度 10 - 60公尺
中文名 藍身大斑石斑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鮨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338 Serra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藍身大石斑魚 
最大體長 20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金錢斑、過魚、石斑(臺東)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北部、澎湖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坦桑尼亞 
同種異名 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Serranus dispar var. a, Serranus fuscoguttat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  Morgans, J. F. C. 1959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Heemstra, P.C. etc. 1993 Carpenter, K. E. etc. 1999 
典藏標本 ASIZP0056243 ASIZP0059336 ASIZP0061292 ASIZP0067502 ASIZP0078454 ASIZP0078455 ASIZP0802852 ASIZP0807255 ASIZP0807256 ASIZP0912852 ASIZP0917255 ASIZP0917256 NTUM08325 NTUM08326 NTUM08327  
典藏基因2016-01-26,Chia-Hao Chang,CO1,100% 2016-01-26,Chia-Hao Chang,CO1,100%
英文俗名 Potato grouper; Potato cod; Potato bass; Brown-marbled reef cod; Group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IUCN鮨科隆頭魚科專家群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9-3.5倍。頭背部斜直;眶間區微凹。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下頜前端具小犬齒或無,兩側齒細尖,下頜約2-6列。鰓耙數8-10+15-18。前鰓蓋骨後緣微具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3扁棘。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62-70;縱列鱗數113-130。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具硬棘XI,軟條14-15;臀鰭硬棘III枚,軟條8;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圓形。體色由淡灰色至淡褐色,分布著大小不一的黑褐色斑,頭部則有黑色的小點斑及不規則的窄紋。各鰭亦具有黑褐色的斑紋,偶鰭上的斑紋較奇鰭上者為小。幼魚之特徵與成魚相似,唯體色較淡。

棲所生態

棲息於淺水的亞潮帶至150 公尺深的礁區海域,以魚類為主食。生性不怕人,經常與潛水人員近距離接觸。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紅海,北至南日本,南至澳洲。臺灣北部及澎湖海域有產。 

漁業利用

極佳的食用魚。由於不會怕人,所以經常為潛水漁夫捕捉,南非及澳洲大堡礁北部的國家公園已將其列入保護。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