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Siganus virgatus  
發音 
Siganus virgatus藍帶臭肚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Valenciennes, 1835) 棲息深度 5 - 20公尺
中文名 藍帶臭肚魚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臭肚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67 Siga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藍帶籃子魚 
最大體長 30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臭肚、象魚、象耳(澎湖)、臭肚仔(澎湖)、羊矮仔(澎湖)、盧矮仔(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澎湖、東沙 
棲息環境 礁區、河口、近海沿岸、潟湖  模式種產地
爪哇 
同種異名 Amphacanthus canaliculatus, Amphacanthus notostictus, Amphacanthus virgatus, Siganus notostictus, Siganus virgata, Teuthis canaliculata, Teuthis doliata, Teuthis notosticta, Teuthis virgata, Theutis virgata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6(FAO, 2001)  Cuvier, G. etc. 1835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7534 ASIZP0060506 ASIZP0070765 ASIZP0802585 ASIZP0802630 ASIZP0805876 ASIZP0912585 ASIZP0915876 FRIP22115 NMMSTP01005  
典藏基因2015-10-23,Chia-Hao Chang,CO1,%
英文俗名 Spinefoot; Virgate rabbitfish; Double barred spinefoot; Barhead spinefoot; Double-barred spinefoot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橢圓形,體較高而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1.8-2.3倍。頭小。吻尖突,而形成吻管。眼大,側位。口小,前下位;下頜短於上頜,幾被上頜所包;上下頜具細齒1列。體被小圓鱗,頰部前部具鱗;側線上鱗列數19-27。背鰭單一,棘與軟條之間無明顯缺刻;尾柄較粗,尾鰭微凹形。體側上半部呈黃褐色,下半部銀白色;頭前部自背鰭起點貫通眼部至吻端以及背鰭硬棘IV-V下方至胸鰭基底各具一暗色帶;背部具暗色斑點。背鰭、尾鰭黃色;臀鰭灰銀色。

棲所生態

幼魚成群活動,成魚通常會成對在礁區外緣活動,有時進入河口域。以附著之絲狀藻及其他藻類為食。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自印度、斯里蘭卡,東至菲律賓,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北部等。臺灣南部海域有產。 

漁業利用

以手釣、拖網與圍網均可捕獲,全年皆產,但數量較少。一般以煮湯、燒烤較適宜。體色鮮艷,亦常被作為觀賞用魚。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