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Sphyraena barracuda  
發音 
Sphyraena barracuda巴拉金梭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Edwards, 1771) 棲息深度 0 - 100公尺
中文名 巴拉金梭魚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金梭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72 Sphyrae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大魣 
最大體長 20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針梭、竹梭、巴拉庫答、爛投梭(澎湖)、爛糟梭(澎湖)、粗鱗竹梭(澎湖) 
世界分布 全球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東沙 
棲息環境 大洋、礁區、河口、近海沿岸、
潟湖 
模式種產地
西印度群島 
同種異名 Agrioposphyraena barracuda, Esox barracuda, Esox barracuda, Sphyraena baracuda, Sphyraena barracuda, Sphyraena becuna, Sphyraena commersonii, Sphyraena dussumieri, Sphyraena picuda, Sphyraena sphyraena picuda, Syphyraena barracuda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6(FAO, 2001)  Victor G. Springer etc. 1961 DONALD P. DESYLVA 1963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4424 ASIZP0056165 ASIZP0057621 ASIZP0059379 ASIZP0068780 ASIZP0070361 ASIZP0070383 ASIZP0072975 ASIZP0700355  
英文俗名 Short barracuda; Barra; Commerson's sea pike; Barracuda; Great barracuda; Great barra cuda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略側扁,呈亞圓柱形。頭長而吻尖突。口裂大,寬平;下頜突出於上頜;上頜骨末端達眼前緣之下方;上下頜及腭骨均具尖銳且大小不一之犬狀齒,鋤骨無齒。無鰓耙。體被小圓鱗;側線鱗數75-84。具兩個背鰭,彼此分離甚遠;腹鰭起點位於背鰭起點之前;胸鰭略短,末端不及或幾近背鰭起點;尾鰭於全長50公分以下之幼魚為深叉形,全長50公分以上則逐漸呈雙凹形。幼魚體呈黃褐色,體側中部具一列黑色點狀斑駁;成魚之背部呈青灰藍色,腹部呈白色;體側上半部有20條左右的暗藍色橫帶,不延伸至腹部。尾鰭暗色,且上下葉末緣為白色。

棲所生態

成魚喜歡在開放性的大洋活動,幼魚則棲息於淺礁區、沼澤區、潟湖區或河口區。通常單獨或數尾一起活動,游泳能力強,速度快。肉食性,對逃竄之獵物反而喜歡攻擊,以魚類、頭足類等為食。 

地理分布

全世界除了東太平洋外,各溫、熱帶水域均有分布。臺灣四周均有產,但以南部較多。 

漁業利用

本種魚是金梭魚科之中,體型最為巨大的魚種。漁期全年皆有,可利用定置網、拖曳釣等漁法捕獲,在國外釣金梭是一種高級而刺激的休閒活動,其遊釣之經濟價值比捕獲送到漁市場要高出很多。屬於大型食用魚,適宜切成一段一段的油煎或紅燒。因食物鏈之關係,可能會累積有熱帶海魚毒。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