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Asterorhombus intermedius  
發音 
Asterorhombus intermedius中間角鮃
by: ©Sainsbury, Keith: CSIRO
命名者 (Bleeker, 1865) 棲息深度 0 - 60公尺
中文名 中間角鮃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鮃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94 Both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中間角鮃 
最大體長 15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扁魚、皇帝魚、半邊魚、比目魚、肉瞇仔(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澎湖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印尼 
同種異名 Arnoglossus annulatus, Arnoglossus intermedius, Asterorhombus stellifer, Engyprosopon intermedius, Platophrys intermedius   
參考文獻 Records of the genus Asterorhombus (Family: Bothidae) and its two species from northern Taiwan and Taiping Island(Lin, Shao & Shen ,1995);中國動物誌-鰈形目(李&王, 1995);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6(FAO, 2001)  Bleeker, P. 1865 李思忠, 王惠民 1995 Lin, Pai-Lei etc. 1995 Shirai, Y. etc. 1998 Amaoka, K. etc. 2001 
典藏標本 ASIZP0057100 NTUM02485  
英文俗名 Blotched flounder; Intermediate flound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兩眼位於左側。頭短高。短鈍,背緣中央稍後有一小凹刻。眼中大,眼間隔中央淺縱凹,眼上緣各具一皮質突起。口斜裂,具尖形頜齒,前端齒較大。鰓耙掌狀,具小刺,第一鰓弓上鰓耙數0+6-11。眼側被弱櫛鱗,背及鰭鰭亦具鱗;盲側被圓鱗;僅眼側具側線,側線鱗數48-54。背鰭軟條數1+81-83,第一鰭條特化成釣桿,上端2/3至3/4部位特化分枝呈葉狀;臀鰭軟條數60-63;胸鰭略短於頭長;腹鰭左右不對稱;尾鰭圓形。眼側體呈淡黃灰褐色,體背、腹緣各有一列小黑褐斑,側線彎曲部上下有3個黑斑,側線直走部上亦有3個黑斑,各鰭淡黃色,多少散布黑斑點;盲側乳白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砂泥質的海域。肉食性魚類,主要捕食底棲性的甲殼類或是其它種類的小魚。平時不太愛活動,大半時間潛藏在砂泥底中,和棲息的背景環境幾乎完美融合一體,藉以欺敵捕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西印度洋、紅海,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東加群島。臺灣發現於東沙島。 

漁業利用

偶見之種,一般為潛水捕獲。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