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Bothus mancus  
發音 
Bothus mancus蒙鮃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roussonet, 1782) 棲息深度 1 - 8公尺
中文名 蒙鮃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鮃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94 Both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凹吻鮃 
最大體長 42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扁魚、皇帝魚、半邊魚、比目魚、肉瞇仔(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泛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大溪地 
同種異名 Crossorhombus macroptera, Platophrys mancus, Pleuronectes barffi, Pleuronectes mancus, Pseudorhombus cinnamomeus, Rhombus macropter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中國動物誌-鰈形目(李&王, 1995);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6(FAO, 2001)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李思忠, 王惠民 1995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5185 ASIZP0055280 ASIZP0060485 ASIZP0062117 ASIZP0900491 FRIP21628 NMMBP02544 NMMBP04625 NMMBP04701 NTUM02154 NTUM05349 NTUM05401 NTUM05572 USNM00282621  
英文俗名 Peacock flounder; Tropical flounder; Manyray flatfish; Flowery flounder; Flound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卵圓形,兩眼均在左側;背緣呈弧形。吻略長。眼小,雄魚眼前緣平滑或具一小棘,眼間隔極寬且凹陷。口小或中大;上頜骨稍長,延伸至下眼前緣後方;上下頜具二行或更多尖銳錐狀齒;腭骨無齒。鰓膜不與峽部相連;鰓耙尖形不呈鋸齒狀。眼側被小櫛鱗,盲側被圓鱗;背鰭與臀鰭鰭條均被鱗;眼側具側線,盲側無側線;側線鱗數76-89。背鰭鰭條正常,具軟條數96-102;臀鰭鰭條正常,具軟條數74-81;胸鰭延長,特別是雄魚;尾鰭圓形。眼側體棕色具黑色或暗棕色斑點,胸鰭後上方有一大形斑;盲側乳黃色,雄魚於具許多黑色小點。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珊瑚礁區的泥砂地或平貼在礁石上。屬於肉食性魚類,覓食時會在砂泥地上四處翻攪,找尋藏在沙泥裡的底棲性甲殼類或漫不經史的小魚當作食物。體色多變的斑紋是其欺敵的利器。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及紅海等熱帶海域,臺灣則分布於南部、北部、東部及各離島沿岸。 

漁業利用

一般皆為潛水捕獲,較不具食用價值,特殊的形態及體色,常被飼養於水族館供人觀賞。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