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Crossorhombus kanekonis  
發音 
Crossorhombus kanekonis雙帶纓鮃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Tanaka, 1918) 棲息深度 1 - 215公尺
中文名 雙帶纓鮃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鮃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94 Both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雙帶纓鮃 
最大體長 14.8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扁魚、皇帝魚、半邊魚、比目魚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澎湖 
棲息環境 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長崎 
同種異名 Engyprosopon kanekonis, Scaeops kanekoni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中國動物誌-鰈形目(李&王, 1995);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李思忠, 王惠民 1995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60149 ASIZP0061689 ASIZP0061731 ASIZP0063544 ASIZP0074858 ASIZP0807590 ASIZP0900137 ASIZP0900167 ASIZP0900170 NMMBP03105 NMMSTP00829 NMMSTP01629 NTUM02489 NTUM05410 NTUM05418 NTUM05419 NTUM05420 NTUM05422 NTUM05423 NTUM05424 NTUM05425 NTUM05426 NTUM05542 NTUM05543 NTUM05546 NTUM05548 NTUM05549 NTUM05550 NTUM05554 NTUM05584  
英文俗名 Lefteye flound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卵圓形,兩眼均在左側,背緣突起,前部幾近垂直。頭小。吻短鈍;眼間隔極寬具凹陷。口小;上頜骨短,上頜延伸至下眼前緣前下方;無副上頜骨;上頜二行齒尖銳錐狀齒,外列齒間寬於內列齒,下頜齒具一行;腭骨無齒。眼側被強櫛鱗,盲側被圓鱗;背鰭與臀鰭鰭條均被鱗;眼側具側線,盲側無側線。第一鰓弓鰓耙數1-4+6-8。背鰭鰭條正常,軟條數84-91;臀鰭鰭條正常,軟條數63-73;胸鰭短於頭長;左右腹鰭不對稱;尾鰭尖圓形。體灰褐色至綠褐色,有不清晰的暗斑紋,側線上有2-3個較丈暗色斑,背及腹緣各具一列小暗斑。背及臀鰭散布暗色小斑點,尾鰭具二條暗色帶;盲側灰白色,雄魚體側中部常具有一前後具凹狀的不規則藍黑色斑塊。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沿岸砂泥質的海域。肉食性魚類,主要捕食底棲性的甲殼類或是其它種類的小魚。平時不太愛活動,大半時間潛藏在砂泥底中,和棲息的背景環境幾乎完美融合一體,藉以欺敵捕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臺灣及日本。臺灣南部、西部及澎湖海域可見。 

漁業利用

通常是用底拖網或底流刺網捕捉,體型較小,一般皆加工作扁魚酥或以下雜魚般利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