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Paraplagusia blochii  
發音 
Paraplagusia blochii布氏鬚鰨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leeker, 1851) 棲息深度 7 - 80公尺
中文名 布氏鬚鰨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舌鰨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502 Cynogloss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短鈎鬚鰨 
最大體長 22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牛舌、龍舌、扁魚、皇帝魚、比目魚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 
棲息環境 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巴達維亞 
同種異名 Paraplagusia blochi, Plagusia blochii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中國動物誌-鰈形目(李&王, 1995)  Bleeker, P. 1851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李思忠, 王惠民 1995 
典藏標本 ASIZP0054732 ASIZP0058078 ASIZP0072426 ASIZP0072427 ASIZP0072428 ASIZP0074696 ASIZP0074697 ASIZP0074698 ASIZP0078378 ASIZP0700277 ASIZP0700278 ASIZP0805112 ASIZP0805113 ASIZP0805114 ASIZP0807149 ASIZP0915116 ASIZP0915117 ASIZP0915118 ASIZP0917149 NMMBP05405 NMMSTP00266 NTUM05204 NTUM05449  
典藏基因2011-07-20,Chia-Hao Chang,CO1,100% 2011-07-20,Chia-Hao Chang,CO1,100% 2011-07-20,Chia-Hao Chang,CO1,100% 2016-01-26,Yu-Ming,CO1,100%
英文俗名 Tongue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舌形;兩眼均位於左側,兩眼分開。有眼側具一管狀鼻孔位於下眼前方,無眼側具兩鼻孔,前鼻孔為管狀,後鼻孔則為孔裂狀。口下位,口裂顯著成鉤狀彎曲;不達下眼後緣。眼側唇緣具觸鬚或穗狀物;眼側無齒,盲側具細小絨毛狀齒;鋤骨與腭骨無齒。鰓膜與峽部分離。有眼側被櫛鱗,且側線二條,側線鱗數73-83;兩側線間鱗數15-16;無眼側則被圓鱗,且無側線。背鰭與臀鰭與尾鰭相連;無胸鰭;腹鰭與臀鰭相連;尾鰭尖形;背鰭鱗數 94-104;臀鰭軟條數70-79;腹鰭軟條數 4;尾鰭軟條數6-8;脊椎骨數46-48。眼側體褐色,無明顯斑塊,各鰭色深。小體型的個體具有許多明顯的橢圓形、蠕蟲狀或不規則形狀的斑點。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近海淺海域的泥沙底質環境,但也曾有在東北部蘭陽溪河口細砂底質水域捕獲大量族群的紀錄。肉食性魚類,以底棲無脊椎動物為主。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阿曼,東至菲律賓,北至日本,南至印尼。臺灣各地沙質海域皆產,以東北部及南部較多。 

漁業利用

中小型魚類,以底拖網捕獲較多,終年皆有產。本種魚以製成扁魚酥較多,但體型大者可供油炸或油煎。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