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Aploactis aspera  
發音 
Aploactis aspera絨皮鮋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Richardson, 1845) 棲息深度 8 - 30公尺
中文名 絨皮鮋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絨皮鮋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306 Aploactin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相模灣疣鮋 
最大體長 1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虎魚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澎湖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海 
同種異名 Synanceia aspera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6);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5520 ASIZP0059931 ASIZP0063630 ASIZP0074819 NMMSTP00836 NMNSF00338 SIO70-275b SIO80-234  
英文俗名 Velvet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呈細長狀,側偏;頭中大,側扁,具棘和稜。口前位,斜裂;上下頜和鋤骨具絨毛狀齒;上咽喉具一齒板。前鰓蓋具鈍棘5。體被特化之棘狀鱗。無鰾。背鰭連續,起始於眼眶後緣之上方,硬棘部低且具缺刻,具硬棘XIII,軟條12-13;臀鰭亦低,具硬棘I,軟條13;臀鰭硬棘I,軟條2。體一致為黑褐色,腹部較淡;各鰭一致為黑褐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淺水區砂泥底水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由日本的相模灣與長崎縣南至南中國海,以及新加勒多尼亞與澳洲。臺灣分布於南部、西部及澎湖海域等。 

漁業利用

小型至中小型魚類,無食用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