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Inimicus sinensis  
發音 
Inimicus sinensis中華鬼鮋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Valenciennes, 1833) 棲息深度 5 - 90公尺
中文名 中華鬼鮋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鮋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304 Scorpaen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中華鬼鮋 
最大體長 26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鬼虎魚、貓魚、魚虎、虎魚、石狗公、石頭魚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北部、澎湖、小琉球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中國 
同種異名 Pelor sinense, Pelor sinensi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Masuda, H., K. Amaoka, C. Araga, T. Uyeno and T. Yoshino, 1984. The fishes of the Japanese Archipelago. Vol. 1. Tokai University Press, Tokyo, Japan. 437 p. (text);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Fishbase(2008)  Masuda, H., K. Amaoka, C. Araga, T. Uyeno, etc. 1984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5474 ASIZP0059597 ASIZP0059722 ASIZP0060759 ASIZP0067577 ASIZP0802339 ASIZP0912339 FRIP00571 NMMBP02449 NMMBP03334 NMMSTP00668 NMMSTP01552 NTUM04359 SIO80-205b SIO80-230 SIO80-231  
典藏基因2012-01-15,柯慧玲,CO1,100%
英文俗名 Spotted ghoul; Spotted stonefish; Chinese sting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前部粗大,後部稍側扁。顱骨平扁;前額骨甚長,側面深凹。鰾缺如;幽門盲囊大形。體無鱗;側線孔數15-17。具皮瓣,頭部、軀幹部及背鰭硬棘鰭條上皆有。口中大,口裂幾垂直,下頜弧形上突;兩頜具絨毛狀齒,鋤骨具齒,腭骨則無。吻部長,吻長(snout length)大於眼後區長(postocular length)。背鰭連續,具XVII-XVIII鰭棘,前方三棘分離,第III棘與第IV棘間距較大,自此向後之鰭膜皆深凹而近基底,軟條5-8;臀鰭基底略長而低,具II鰭棘,軟條10;胸鰭寬大,下方有2游離鰭條;腹鰭大,具I硬棘,5軟條,鰭膜與體壁相連;尾鰭圓形。體色高度變異;胸鰭暗褐色,有不明顯的橫斑,內面有20-30個大小不一之淡色斑點。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礁區附近沙泥或石礫底質的海域。具偽裝能力,時常埋藏身體而不容易被發現,藉以守株待兔般快速捕捉過往之小魚與甲殼動物為食。在求偶期期間,會開展胸鰭來展現婚姻色,或是其警告色來驚嚇掠食者。背鰭鰭棘下具毒腺,是海中危險生物。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印度洋到臺灣、菲律賓、印尼、阿拉弗拉海與西澳大利亞。臺灣西南部、北部、南部、澎湖及小琉球有分布。 

漁業利用

中小型魚類,除學術研究外,不具經濟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