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Rhinopias frondosa  
發音 
Rhinopias frondosa前鰭吻鮋
by: ©Randall, John E.
命名者 (Günther, 1892) 棲息深度 - 公尺
中文名 前鰭吻鮋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鮋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304 Scorpaen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前鰭吻鮋 
最大體長 23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石狗公、石虎、石頭魚、虎魚(臺東) 
世界分布   台灣分布 東部 
棲息環境   模式種產地
模里西斯 
同種異名 Peoropsis frondosus, Scorpaena frondosa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Günther, A. 1892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FRIP22292  
英文俗名 Popeyed scorpionfish; Weedy scorpion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中長,側扁且高,背緣在頭後部明顯隆起。頭大,甚側扁。眼較小,上側位;眼眶略突出於頭背;口大,端位,斜裂,下頷略比下頷突出。鼻棘1個,但常消失;淚骨外側具輻射狀稜。第一與第二眶下骨具眶下稜,具3棘,第二眶下骨延伸至前鰓蓋骨上緣;無第三與第五眶下骨。淚骨具5輻射狀感覺孔管。前鰓蓋骨4棘;鰓蓋骨具2叉向稜,後端各具1弱刺。下鰓蓋骨及間鰓蓋骨無棘。顱骨棘發達。側篩骨光滑,具1短小眼前棘。額骨光滑,眶上稜高凸,具眼上棘與眼後棘各1個,眼上棘明顯,眼後棘寬大。無鼓棘。眼間無額稜及額棘。頂骨光滑,具頂稜與雞冠狀頸棘。眼前至側線前端具蝶耳棘2棘,微小;翼耳棘1個,較大;後顳顬棘上下各1個,上棘較小;肩胛棘1個,圓突;脈棘1個。前額骨高突而後部橫凹,眼間隔深凹,眼後方無頂枕窩,吻側在眼下緣至眶下稜具1寬大凹溝。吻端具1分枝小鬚,兩側各具1皮鬚;前鼻孔具1狹長皮瓣;眶前骨下緣具3皮瓣,後者長大;眼緣具數個短小皮突;眼上棘基部具1長分枝皮瓣;前鰓蓋骨邊緣具3皮鬚;下頷具3皮瓣;頰部、體側及鰭上皆布滿皮瓣。鱗小,圓鱗。頭部無鱗。胸部與尾鰭基部具細小鱗片。背鰭、臀鰭及腹鰭無鱗。側線上側位,前端斜直,後端平直,末端延伸至尾鰭基部。側線縱鱗列:65-75。背鰭長且大,起始於鰓孔上角上方,硬棘與鰭條有鰭膜相連,硬棘部鰭膜凹入而近基底,硬棘部的基底長於軟條部的基底,第6硬棘最長,具硬棘 XII,軟條 9;臀鰭起始於背鰭倒數第2硬棘下方,鰭長度較背鰭軟條短,鰭條後方延伸至背鰭前半部,具硬棘 III,軟條5;胸鰭寬大,下側位,無鰭條分離,長度超過臀鰭基部,軟條16;腹鰭延長且大,胸位,具硬棘 I,軟條5;尾鰭圓形。體色多變,通常為褐色、褐紅色、紫色及紅色,頭部與體側具有許多圓環狀紋路。(李承運、林沛立2012/11編寫)

棲所生態

本種主要棲息於珊瑚礁、岩礁或海藻茂盛之環境,水深10-297m。具偽裝能力,時常隱藏身體而不容易被發現,藉以守株待兔般快速捕捉過往之小魚與甲殼動物為食。背鰭鰭棘下具毒腺,是海中危險生物。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地區,西起東非及模里西斯島(Mauritius Is.),東至日本及卡羅森群島。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除學術研究外,不具經濟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