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Argyropelecus hemigymnus  
發音 
Argyropelecus hemigymnus半裸銀斧魚
by: ©Dolgov, Andrey: PINRO, Murmansk, Russia
命名者 Cocco, 1829 棲息深度 50 - 800公尺
中文名 半裸銀斧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褶胸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180 Sternoptych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半裸銀斧魚 
最大體長 3.9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斧魚、海洋斧魚、銀斧 
世界分布 全球   台灣分布 南部 
棲息環境 大洋、深海、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地中海 
同種異名 Argyripnus hemigymnus, Argyropelachus hemigymnus, Argyropelecus d'Urvillei, Argyropelecus durvillei, Argyropelecus heathi, Argyropelecus hemigymmus, Argyropelecus hemigymnos, Argyropelecus intermedius   
參考文獻 張君欣碩士論文(2004);Fishbase(2004)  Cocco, A. 1829 Jumper, Jr., G.Y. etc. 1991 
典藏標本 ASIZP0057288 ASIZP0063013 ASIZP0063014 ASIZP0063015 ASIZP0063016 ASIZP0067683 ASIZP0067732  
英文俗名 Half-naked hatchet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型小,為矮化種,少有超過38mm SL。齒小到極小,鰓耙長且多。D 8﹔P 9-10﹔V 5-6﹔A 9-12﹔GR18-19﹔脊椎骨36 -38。臀鰭起點至尾柄皆無銀色表皮覆蓋,並且非常狹窄細長。尾下發光器和臀部發光器距離大,軀幹中間中線有小色素塊散佈,尾柄及背部邊緣亦有黑色色素散佈。臀鰭可分成兩部份,在臀部發光器下方有間隔。背刀發達,背棘中到高,由7個背鰭支鰭骨融合而成背刀,最靠背鰭的支鰭骨最長且有些為向後彎曲。後顳骨棘出現。前鰓蓋骨棘為2,下前鰓蓋骨棘較長向腹部延伸,上前鰓蓋骨棘較短向後背延伸,並且超過前鰓蓋骨棘邊緣。單一向後腹方具有鋸齒邊緣的後腹棘,和幾個較後面的腹部發光器鱗片融合成片狀骨膜,後腹棘在靠腹鰭基部有一向後凸出的小棘。

棲所生態

大洋性中層魚類,成體有明顯的垂直迴游,但只有輕微的水平移動。中層魚類,分布於50-800m,其棲息深度及範圍根據生長階段、時間、緯度、季節而有所不同。為機會主義的黃昏覓食者,以橈腳類、端足類、介形蟲、磷蝦和小魚等為食。 

地理分布

全球性種類,從溫帶到熱帶和地中海皆有其分布。臺灣分布於南部。 

漁業利用

一般以底拖網捕獲,不具食用經濟價值,通常做為下雜魚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