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Pseudobalistes fuscus  
發音 
Pseudobalistes fuscus黑副鱗魨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loch & Schneider, 1801) 棲息深度 1 - 110公尺
中文名 黑副鱗魨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鱗魨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505 Balist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黑副鱗魨 
最大體長 55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黃點砲彈、黑副板機魨、嚴魨(臺東)、包仔(澎湖)、狄婆(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北部、小琉球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  模式種產地
紅海吉達 
同種異名 Balistes caerulescens, Balistes fuscus, Balistes rivulat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中國動物誌-魨形目(蘇等, 2002)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蘇錦祥, 李春生 編著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9713 ASIZP0066645 ASIZP0801864 ASIZP0806741 ASIZP0911864 ASIZP0916741 FRIP21123 NMMBP07887 NMMBP08663 NMMBP08689 NTUM02654 NTUM08122  
典藏基因2008-03-24,Kui-Ching Hsu,CO1,100%
英文俗名 Rippled triggerfish; Yellow-spotted triggerfish; Blue triggerfish; Blue or rippled triggerfish; Blue-and-gold triggerfish; Bluelined triggerfish; Brown trigger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稍延長,呈長橢圓形, 尾柄短。口端位,齒白色,齒上緣皆具缺刻。眼前鼻孔下具一楔形深溝。吻前半部無鱗片,後半部覆有比體鱗小之鱗片;頰部具數條水平的淺溝;鰓裂後有大型骨質鱗片;尾柄無小棘列。背鰭兩個,基底相接近,第一背鰭位於鰓孔上方,第I棘粗大,第II棘則細長,第III背鰭棘明顯,背鰭及臀鰭軟條不為圓形,前部較後部高,向後遞減;尾鰭新月形,上下葉或延長。尾鰭新月形。體色一致為深褐色;鱗片上有暗黃斑。各鰭深色,具黃邊。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乾淨的淺潟湖區及向海礁區,有時被發現於砂地旁的礁岩區,一般被發現於水深50公尺內的水域。以底棲生物為食,包括海膽、甲殼類等小型甲殼類、珊瑚水螅體、死魚、軟體動物等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紅海、非洲東岸,東至社會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大堡礁及新加勒多尼亞。臺灣分布於南部、北部及小琉球等海域。 

漁業利用

通常以陷阱法、潛水或流刺網捕獲,以生鮮或醃製於市場出售,或以其可愛的模樣而常被飼養於水族館中,供人欣賞。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