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Arothron immaculatus  
發音 
Arothron immaculatus無斑叉鼻魨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loch & Schneider, 1801) 棲息深度 1 - 17公尺
中文名 無斑叉鼻魨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四齒魨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509 Tetraodont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無斑叉鼻魨 
最大體長 30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鐵紋河魨、規仔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北部、小琉球 
棲息環境 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潟湖  模式種產地
 
同種異名 Crayracion immaculatus, Dilobmycterus sordidus, Tetraodon aspilos, Tetraodon basilevskianus, Tetraodon immaculatus, Tetraodon kunhardtii, Tetraodon parvus, Tetraodon scaber, Tetraodon sordidus, Tetrodon basilevskianus, Tetrodon immaculatus, Tetrodon sordid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台灣淡水及河口魚圖鑑(周及高,2011)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8734 ASIZP0064750 ASIZP0800215 ASIZP0910215 ASIZP0916888 FRIP03113 NMMBP05257 NMMBP09043 NMMSTP00247 NTUM07534  
典藏基因2008-03-24,Kui-Ching Hsu,CO1,100%
英文俗名 Blackedged blaasop; Immaculate blow fish; Immaculate puffer; Narrow-lined toadfish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LC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體頭部粗圓,尾柄側扁。體側下緣無縱行皮褶。口小,端位;上下頜各有2個喙狀大牙板。吻短,圓鈍。眼中大,側上位。無鼻孔,兩側各具一個叉狀鼻突起。體背腹面,除了尾柄後半部(裸露區腹面較大)、口、眼、背鰭、臀鰭、胸鰭與鰓孔外,全身佈滿小棘。鰓膜黑色。背鰭圓形至稍微尖形,位於體後部,具軟條9-11;臀鰭與其同形,具軟條9-11;無腹鰭;胸鰭寬短,後緣呈圓弧形;尾鰭寬大,呈圓弧形。體背部灰褐色,腹面白色;鰓孔與胸鰭基通常顏色較深;上唇邊緣白色。背鰭、臀鰭與尾鰭淺灰棕色,尾鰭外緣黑色;胸鰭灰白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潟湖、紅樹林區、海藻床區及河口域。主要以藻類、碎屑及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紅海、非洲東岸,東至印尼,北至日本南部。臺灣主要分布於南部、北部及小琉球海域。 

漁業利用

肝臟及卵巢具劇毒,不可食用。常被當做觀賞用魚於水族館展示。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