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Cephaloscyllium umbratile  
發音 
Cephaloscyllium umbratile汙斑頭鯊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Jordan & Fowler, 1903 棲息深度 20 - 200公尺
中文名 汙斑頭鯊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貓鯊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023 Scyliorhi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陰影絨毛鯊 
最大體長 120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沙條、污斑頭鮫、沙鰷(臺東)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西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長崎 
同種異名 Cephaloscyllium formosanum, Cephaloscyllium isabellum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中國動物誌-圓口綱及軟骨魚綱(朱等, 2001);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4 Sharks of the world; Schaaf-Da Silva, J. A. and D. A. Ebert. 2008 (8 Sept.). A revision of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swellsharks, genus Cephaloscyllium Gill 1862 (Chondrichthys: Carcharhiniformes: Scyliorhinidae), including descriptions of two new species. Zootaxa No. 1872: 1-8  Teng, H-T. 1962 Compagno, L.J.V. 1984 Compagno, L.J.V. 1984 Michael, S.W. 1993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朱元鼎, 孟慶聞 等編 2001 Schaaf-Da Silva, J. etc. 2008 
典藏標本 ASIZP0058965 ASIZP0063551 ASIZP0063735 ASIZP0064915 ASIZP0064990 ASIZP0080277 ASIZP0800078 ASIZP0800079 ASIZP0807411 ASIZP0910078 ASIZP0910079 ASIZP0917411 CAS214726 FRIP00167 FRIP00168 NMNSF00339 NTMP0237 NTMP0990 NTMP1117 NTUM07579 NTUM07734  
典藏基因2008-03-24,Kui-Ching Hsu,CO1,100% 2011-06-13,柯慧玲,CO1,100% 2016-04-06,Yung-Chieh,CO1,100%
英文俗名 Blotchy swell shark; Japanese swell shark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粗狀有如紡錘形,往尾端而漸細長。頭寬扁,前端鈍圓。吻短,平扁而鈍圓。眼端位,狹長而兩頭尖,下眼瞼上部分化成瞬褶。鼻孔斜列,近口部;前鼻瓣具三角形突出,往前延伸至口裂附近,無觸鬚。口寬大,弧形,唇褶褪化或消失;齒細小而多,多齒尖頭型。噴水孔狹小,橢圓形,位於眼後角下方。盾鱗細小如絨毛,盾鱗具3棘突3脊突。背鰭2個,第一背鰭較大,位於體腔後部,起點位於腹鰭基底中部上方;第二背鰭較小,起點稍後於臀鰭起點;胸鰭寬大,呈圓鈍形;臀鰭略小於第一背鰭,距尾鰭比距腹鰭近;尾鰭狹長,上葉發達;尾鰭下葉前部圓形突出,中部與後部間有一缺刻,後部三角形突出而與上葉相連。體黃褐色,在成長過程中體側斑紋變化大,一般體背具多條(約為7條)暗色鞍狀斑,體側散佈許多黑心白緣圓斑,或暗色斑點,或深褐色之斑塊,隨著成長而更加明顯。雖然成魚或許有一個暗色側斑,但是年輕的魚在偶鰭之間是沒有一個暗色側斑的,可作為其分類特徵。

棲所生態

棲息於近海砂泥底區。主要以硬骨魚類為食,偶亦捕食其它小型鯊魚或烏賊。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由日本至南中國海,可能至新幾內亞。臺灣分布於北部海域。 

漁業利用

主要以一支釣、沈底刺網及延繩釣捕獲。可生炒、加工成各種肉製品、製成魚粉或魚肝油。常被展示於大型水族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