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Chimaera phantasma  
發音 
Chimaera phantasma黑線銀鮫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Jordan & Snyder, 1900 棲息深度 90 - 540公尺
中文名 黑線銀鮫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銀鮫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007 Chimae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黑線銀鮫 
最大體長 10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黑翅沙、鼠魚、銀鮫、兔魚、鬼鯊、幽靈鯊、沙鰷(臺東)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東京灣 
同種異名 Chimaera pseudomonstrosa, Chimaeridae phantasma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中國動物誌-圓口綱及軟骨魚綱(朱等, 2001);福建魚類誌(朱等, 1985);Jordan, D. S. and J. O. Snyder. 1900 (10 Dec.). A list of fishes collected in Japan by Keinosuke Otaki, and by the United States steamer Albatross, with descriptions of fourteen new species. Proceedings of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Museum v. 23 (no. 1213): 335-380, Pls. 9-20.  Jordan, D. S. etc. 1900 朱元鼎 編 1985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朱元鼎, 孟慶聞 等編 2001 
典藏標本 ASIZP0053882 ASIZP0054962 ASIZP0057920 ASIZP0059581 ASIZP0059928 ASIZP0061447 ASIZP0061600 ASIZP0062116 ASIZP0062211 ASIZP0063635 ASIZP0065486 ASIZP0074020 ASIZP0075227 ASIZP0079488 ASIZP0807303 ASIZP0900300 ASIZP0917303 CAS214450 CAS214601 FRIP00242 FRIP20276 FRIP21691 NMMBP02570 NMMBP02848 NMMBP03506 NMMBP03508 NMMBP03553 NMMBP04100 NMMBP04112 NMMBP04125 NMMBP04126 NMMBP05353 NMMBP06008 NMMBP06139 NMMBP06169 NMMBP06403 NMMSTP00226 ...列出全部61筆... 
英文俗名 Silver chimaera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側扁而延長,向後漸細小。頭高而側扁,約為全長的1/8,頭寬約為等於頭高的1/2。雄性的眼前上方具一柄狀且彎曲的額交腳器(frontal clasper),但交腳器可豎直,前端具一群小棘。吻短高而圓鈍。眼大,上側位。側線呈波紋縱走。上頜前齒板喙狀,側齒寬大而呈三角形;下頜齒寬大,邊緣凹入。背鰭2個,以一低膜相連,第一背鰭具一扁長硬棘,硬棘後緣上部鋸齒狀,下部具一淺溝,前緣則鋒利;第二背鰭低平延長,與尾鰭上葉間以一缺刻分隔;臀鰭低平,後端尖突,與尾鰭下葉間以一缺刻分隔;腹鰭中大,雄性腹鰭內側具三叉形之生殖交腳器(pelvic clasper),腹鰭前方另具一圓扁形之前生殖交腳器(prepelvic clasper),內緣具8個鋸齒;胸鰭寬大;尾鰭細長,上葉鰭高約與第二背鰭後部鰭高的1/2。體銀白色,頭的上部、第一背鰭、第二背鰭上部及背側上部暗褐色;側線黑褐色,側線下方具一暗黑色縱帶。

棲所生態

棲息於大陸棚及上層斜坡的中小型深水魚。冬季向近海洄游。卵生,卵殼大而呈紡錘形。主要以小型底棲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韓國、臺灣、中國及菲律賓。臺灣分布於東部及東北部外海。 

漁業利用

主要為底拖網捕獲。棲息地較深,故較不常見。一般以下雜魚處理,近來亦有人食用較大之魚,亦有人將之用於中藥材。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