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Rhina ancylostoma  
發音 
Rhina ancylostoma波口鱟頭鱝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loch & Schneider, 1801 棲息深度 1 - 50公尺
中文名 波口鱟頭鱝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鱟頭鱝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045 Rhin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圓犁頭鰩 
最大體長 30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飯匙鯊、魴仔、鱟殼鯊(澎湖)、圓頭龍文(澎湖)、鱟殼[魚本](澎湖) 
世界分布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澎湖 
棲息環境   模式種產地
印度科羅曼德 
同種異名 Rhina anclyostoma, Rhina ancylostomus, Rhina cyclostomus, Squatina ancyclostoma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福建魚類誌(朱等, 1985)  朱元鼎 編 1985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7499 ASIZP0069357 ASIZP0802617 ASIZP0805882 ASIZP0915882 FRIP03309 FRIP22102 NMMBP04306 NMMBP06581 NTMP0631 NTUM01596 NTUM04308  
英文俗名 Shortnose mud skate; Shark ray; Bow-mouthed angel fish; Bowmouth guitarfish; Mud skate 
瀕危狀態 VU IUCN 瀕危狀態:易危(VU) A2bd+3bd+4bd 2003-04-30   
形態特徵

頭部前圓而寬闊,頭與胸鰭非常容易區別。身體中央非常厚實;吻短(胸鰭長約為眼睛直徑的4倍)。出水口非常大,邊緣無皺褶。下顎呈波浪狀,上顎有三個凹陷處,上嘴唇前少有皺紋。眼睛一般大,鼻孔傾斜方向朝嘴巴靠近,但幾乎呈橫向延長,長度不超過兩鼻孔之間的距離,皺褶發達,前側皺褶縫隙呈橢圓形,內緣後面的瓣發達。背部表面有不規則的顆粒及微小的刺,刺延伸長,且基部寬廣像稍微被壓縮的棘,外觀近似三角形且尖銳。背部的中線及眼睛附近有突出的刺。尾部長於體盤,基部寬闊。背鰭高,後緣較軟且稍微凹陷。第一背鰭長度高於第二背鰭長度,且第一背鰭的起點超過腹鰭點。胸鰭的後緣稍大於前緣長度。尾鰭下葉約為上葉的一半。(陳柔蓉、林沛立2012/11編寫)

棲所生態

食甲殼類動物,棲息於近海底層,行動緩慢。  

地理分布

分布於紅海、印度洋、印尼、澳洲東北部、中國南海和東海南部,產於臺灣北部及東北部海域。  

漁業利用

IUCN在2019年已列入紅色名錄中極危的物種。在台灣的沿近海偶可捕獲,目前尚未列入我國的保育類物種。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