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名 |
|
![]() by: ©Yin, Robert |
||||||||
命名者 | (Fraser & Randall, 1976) | 棲息深度 | 8 - 58公尺 | |||||||
中文名 | 箭矢鸚天竺鯛 | 有毒魚類 | 否 | |||||||
科中文名 | 天竺鯛科 ![]() |
經濟性 | 否 | |||||||
科號科名 | F352 Apogonidae | 食用魚類 | 是 | 中國大陸名 | 箭矢鸚天竺鯛 | |||||
最大體長 | 5 cm | 觀賞魚類 | 否 | 其他中文名 | 大面側仔、大目側仔、大目丁(澎湖) | |||||
世界分布 | 印度至西太平洋 | 台灣分布 | 澎湖
![]() |
|||||||
棲息環境 | 礁區、近海沿岸 | 模式種產地 |
|
|||||||
同種異名 |
Apogon dispar ![]() |
|||||||||
參考文獻 | Chen, C. H.(2004) Checklist of the fishes of Penghu. FRI Special Publication No. 4. 175 p.;Myers, R. F. (1991) Micronesian reef fishes. Second Ed. Coral Graphics, Barrigada, Guam. 298 p.;Fishbase(2006);
![]() ![]() ![]() ![]() |
|||||||||
典藏標本 | ||||||||||
英文俗名 | Redspot cardinalfish; White-spot cardinalfish; Whitespot cardinalfish | |||||||||
瀕危狀態 | ![]() |
|||||||||
形態特徵 | 體長圓而側扁。頭大。吻長。眼大。D. VII+I,8-9;A. II,8-9。體呈透明淡紅色,死後偏白;體側自吻端至尾柄具一暗紅色之縱帶,縱帶末端成一圓點,上方另有一白點。 |
|||||||||
棲所生態 | 主要棲息於急降礁石的洞穴中、清澈的外礁區緣或珊瑚礁壁等。白天停留在岩礁下方或洞穴內,晚上則外出覓食多毛類以及其它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Apogon dispar為同種異名。 |
|||||||||
地理分布 | 分布於東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東印度洋的Cocos-Keeling 群島及西太平洋的澎湖群島及日本。 |
|||||||||
漁業利用 | 無任何經濟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