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Cirripectes variolosus  
發音 
Cirripectes variolosus暗褐頸鬚鳚
by: 邵廣昭
命名者 (Valenciennes, 1836) 棲息深度 0 - 31公尺
中文名 暗褐頸鬚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47 Blenn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暗褐穗肩鳚 
最大體長 1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狗鰷 
世界分布 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綠島、東沙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關島 
同種異名 Cirripectes sebae, Cirripectus variolosus, Istiblennius variolosus, Ophioblennius clarki, Ophioblennius sp., Ophioblennius vanderbilti, Salarias nigripes, Salarias sebae, Salarias variolosus   
參考文獻 Fishbase(2006);Williams, J.T., 1988. Revision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blenniid fish genus Cirripectes.. Indo-Pacific Fishes (17):78 p.  Cuvier, G. etc. 1836 Williams, J.T. 1988 
典藏標本 ASIZP0058392 ASIZP0059028 ASIZP0073252 ASIZP0805727 ASIZP0915727 NMMBP00740 NMMBP00748 NMMBP00847 NMMBP00849 NMMBP00850 NMMBP01057 NMMSTP00251 NTOUP201203-004 NTUM05788 NTUM06038 NTUM06039 NTUM06040  
典藏基因2012-10-25,柯慧玲,CO1,100%
英文俗名 Red-tipped fringe blenny; Red-speckled blenny; Banded fringe blenn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稍側扁;頭鈍短。鼻鬚及眼上鬚羽狀分支,一連串頸鬚橫貫在頸上,頭背中央的頸鬚有縫而不連續。上唇具鋸齒緣,下唇稍呈鋸齒狀,齒骨後方具一犬齒。D. XI-XIII, 13-15; A. II, 14-16; V. I, 4。背鰭棘部與軟條間具缺刻,背鰭最後軟條與尾柄以鰭膜相連,臀鰭不與尾柄相連。頭褐色,後部偏紅;體側無橫帶;頭部淡褐色,吻部及眼下具紅色斑點散布,頰部具短紋;背、臀鰭淡褐色,基部偏紅;尾鰭淡黃褐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潮間帶至水深約31公尺的礁石區。以藻類、碎屑和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太平洋區,由南臺灣至馬貴斯群島,北至Bonin 群島,南至拉帕等。臺灣分布於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僅具學術研究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