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Cheilinus undulatus  
發音 
Cheilinus undulatus曲紋唇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Rüppell, 1835 棲息深度 1 - 60公尺
中文名 曲紋唇魚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隆頭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12 Lab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波紋唇魚 
最大體長 229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拿破崙、龍王鯛、海哥龍王、大片仔、石蚱仔、汕散仔、闊嘴郎、波紋鸚鯛、沙疕(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北部、東北部、蘭嶼、綠島、東沙、南沙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吉達 
同種異名 Cheilenus undulatus, Cheilinus godeffroyi, Cheilinus mertensii, Cheilinus rostratus, Cheilinus undulates, Chelinus undulatus, Chilinus godeffroyi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6);Westneat, M.W., 2001. Labridae. Wrasses, hogfishes, razorfishes, corises, tuskfishes.. p. 3381-3467. In K.E. Carpenter and V. Niem (eds.) FAO species identification guide for fishery purposes. The living marine resources of   Terry J. Donaldson etc.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Carpenter, K. E. etc. 2001 
典藏標本 ASIZP0057659 ASIZP0070255 ASIZP0070887 ASIZP0804186 ASIZP0914186 NMMBP06462 NTUM02304  
典藏基因2016-01-27,Chia-Hao Chang,CO1,100%
英文俗名 Double-headed maori wrasse; Napoleonfish; Maori wrasse; Humphead maori wrasse; Giant maori wrasse; Giant humphead wrasse; Humhead wrasse; Humphead; Napoleon wrasse; Humphead wrasse 
瀕危狀態 II 農委會公告: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   EN IUCN 瀕危狀態:瀕危(EN) A2bd+3bd 2004-04-30 IUCN鮨科隆頭魚科專家群 華盛頓公約附錄2 華盛頓公約附錄2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側扁,呈卵圓形,體被大形圓鱗背鰭與臀鰭後部鰭條延長,達尾鰭基部,尾鰭圓形。眼後頭部外部輪廓自平直,成魚前額明顯突出,隨體長成長而更加明顯,額部隆起為成魚。口端位,中大,唇厚;上下頜各具錐形齒一列,前端各具一對大犬齒;前鰓蓋骨邊緣具鋸齒,不與峽部相逢。背鰭具有9根硬棘,胸鰭具有12軟條,側線鱗分為兩列,上列鱗數為16。幼魚體淺綠色,每一鱗片具黑紋;眼後與吻部分別具有2條水平與斜走之黑色線紋。成魚體綠色或是藍綠色,體側每一鱗片鳞片均具黑色至暗紫色線紋,後鱗片半部色澤較深,頭具橙黃色與綠色的網狀細線,尾鰭後緣呈黃色。 最大體長可達2m以上,體重約達200kg。(2020-6-18)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很陡的礁岩斜坡、海流道斜坡和潟湖的礁岩上,深度從2-60公尺左右。通常單獨出現,偶爾會成對出現。是隆頭魚科中的大型種,個性溫和,容易與人親近。肉食性,以魚類及底棲性動物為主要食物。肉食性魚類。需要五至七年才會成熟,八丶九歲部分的雌魚會性轉變變雄魚,集體繁殖但係配對產卵。成魚棲息於瑚礁區的水質清澈之海域。 

地理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的熱帶珊瑚礁海域有廣泛分布,包括日本南部等。臺灣各地海域皆曾有分布紀錄,但目前僅在墾丁、綠島、蘭嶼等處海域,有發現的紀錄,目前在國內的族群數量少,亟待保育。 

漁業利用

本種魚因壽命長(>30歲),且體大價昂,是中國或香港等地海鮮中的佳餚,也導致這個魚種在許多地區遭到濫捕,以致本種魚因過度捕撈而面臨滅絕。此外其是南方島嶼居民的重要食用魚,因而撈捕過度,許多海域中已難見蹤影,是國際公約中受保護之魚種。有報導(Gomon, M.F. and J.E. Randall, 1984)其肌肉可能含熱帶魚毒素,食用後會引起中毒,特別稱為「熱帶魚毒素中毒(ciguatera poisoning)」。「熱帶魚毒素中毒 」最早來自古巴,當地人是指中了一種名叫「雪卡 (cigua)」 的貝類 (Livona pica) 所引起的腸胃不適及神經系統障礙,現已被引用做為食用所有熱帶海域珊瑚礁區有毒魚類所引起的中毒現象。其毒性是因為生物食物鏈所累積的,毒性之大小,通常視魚體之大小而定,且珊瑚礁魚類的肉毒性具有區域性,有的魚在某區域是食用魚,但在另一區域則是有毒魚類,所以最保險的方法是不要輕易嘗試食用曾經報導過有毒性或者不常見的珊瑚礁魚類。至於本種魚的人工繁養殖雖然在印尼或中國都曾有業者曾作嘗試,也或有成功的報導,但是目前還不能完全證實或真正能夠上市民達到經濟的效益。因為龍王鯛的成長很慢,餌料轉換效率也不高。 IUCN早在2004年已將本種魚列為瀕危物種。同年10月第13屆華盛頓公約組織(CITES)大會上,本種魚被列入CITES附錄二,受到CITES公約的嚴格保護。我國農委會林務局在2014年7月2日將本種魚列為禁止捕捉的珍貴稀有(Ⅱ級)保育類野生動物,無論是否知情,都不得公開展示或販售。海洋委員會成立之後,於2019年1月9號亦將本種魚列入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之中。呼籲民眾不得捕捉、騷擾或販售,以免觸法。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