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Enneapterygius fasciatus
Enneapterygius fasciatus條紋雙線鳚
未選定代表照或沒有圖片
命名者 (Weber, 1909) 棲息深度 1 - 25公尺
中文名 條紋雙線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三鰭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45 Tripteryg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條紋雙線鳚 
最大體長 3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狗鰷、三鰭鳚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潮池  模式種產地
印尼 
同種異名 Tripterygion fasciatum, Tripterygium fasciatum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6);Fricke, R., 1994. Tripterygiid fishes of Australia, New Zealand and the southwest Pacific Ocean (Teleostei).. Theses Zool. 24:1-585.  
典藏標本
英文俗名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形小,圓柱狀。上頜向後延伸至瞳孔前緣下方;雄魚吻部長於雌魚;齒小,上下頜具椎形齒;鋤骨及腭骨前端具齒群。眼眶上緣觸角短,呈葉狀。鼻瓣膜為葉狀。後顳骨枝稍呈”I”形。頤部感覺孔 3-5 +1 + 3-5。頭部除了頸部具鱗片之外,其餘部分無鱗。體櫛鱗,尾柄圓鱗,胸鰭基部、頰部及腹側無鱗。側線不連續,分為前後二段,前段側線為孔鱗12-17個,孔鱗側線從胸鰭基後方即稍下降,末端位於第二背鰭中央下方;後段側線具2列缺刻鱗14-20個,末端止於尾柄。側線上鱗列 4 + 1 + 4。D. III+XI-XV+7-11; A. I+16-20; P. ii + 6-8 + viii (15-17);L.l. 12-17+14-20;Vert.10-11+21-23。背鰭低矮,分成三枚,但長度不超過第二背鰭第一軟條;臀鰭起始於第十一側線孔鱗;胸鰭末端達第八至第九臀鰭軟條。體黃棕色,體側具4-5黑色橫紋,尾柄具1黑斑;雄性頭部下側2/3處黑色。(李承運、林沛立2012/11編寫)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潮間帶至水深約10公尺的岩石區。以藻類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東非及賽席爾,東至東南亞地區包括:泰國、印尼、菲律賓、巴布亞新幾內亞及薩摩亞群島,北至臺灣。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僅具學術研究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