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Enneapterygius tutuilae
Enneapterygius tutuilae隆背雙線鳚
by: 蘇世華
命名者 Jordan & Seale, 1906 棲息深度 0 - 32公尺
中文名 隆背雙線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三鰭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45 Tripteryg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隆背雙線鳚 
最大體長 4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狗鰷、三鰭鳚 
世界分布   台灣分布 南部 
棲息環境   模式種產地
 
同種異名 Enneapterygius altipinnis, Enneapterygius altipinnus, Enneapterygius pusillus, Enneapterygius sp.   
參考文獻 Fricke, R., 1994. Tripterygiid fishes of Australia, New Zealand and the southwest Pacific Ocean (Teleostei). Theses Zool. 24:1-585.   Jordan, D. S. etc. 1906 
典藏標本 NTOUP200910-137 NTOUP200910-162 NTOUP201006-338 NTOUP201203-074 NTOUP201203-077 NTOUP201203-103 NTOUP201203-117 NTOUP201203-136 NTOUP201203-139 NTOUP201203-228 USNM00259187 USNM00279644 USNM00279845 USNM00345516  
英文俗名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形小,圓柱狀。上頜向後延伸至瞳孔前緣下方;雄魚吻部長於雌魚;齒小,上下頜具椎形齒;鋤骨及腭骨前端具齒群。眼眶上緣觸角細長,呈葉狀。鼻瓣膜為葉狀。後顳骨枝呈”U”形,具5前分枝。頤部感覺孔 2-4 + 2 + 2-4。頭部、胸部及胸鰭基部無鱗。體櫛鱗,尾柄圓鱗。側線不連續,分為前後二段,前段側線為孔鱗7-13個,孔鱗側線從胸鰭基後方即稍下降,末端位於第二背鰭第八至第九硬棘下方;後段側線具2列缺刻鱗18-25個,末端止於尾柄。側線上鱗列 3-4 + 1 + 3-5。D. III+XI-XIII+7-10; A. I+15-20; P. ii-iii + 5-7 + vi-viii (13-18);L.l. 7-13 + 18-25。背鰭低矮,分成三枚,但長度超過第二背鰭第一至第二軟條;臀鰭起始於側線孔鱗列末端下方;胸鰭末端達第六至第八臀鰭鰭膜。本種體色多變,通常頭下半部至吻端紅色,體綠色,體側具暗色不規則斑點延伸至腹側,第二背鰭通常具1黑斑,臀鰭具1列黑斑,雌雄之間體色無明顯差異。(李承運、林沛立2012/11編寫)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潮間帶至水深約55m之岩礁區。以藻類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從紅海及東非,東至邁克尼西亞海域、社會群島及萊恩群島,向南至澳洲(西澳、北領地及昆士蘭沿海),北至臺灣。臺灣分布於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僅具學術研究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