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Mugilogobius chulae
Mugilogobius chulae諸氏鯔鰕虎
by: 黃世彬
命名者 (Smith, 1932) 棲息深度 - 公尺
中文名 諸氏鯔鰕虎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諸氏鯔鰕虎魚 
最大體長 3.2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左拉鯔鰕虎 
世界分布 東印度洋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 
棲息環境 河口  模式種產地
泰國灣蘇梅島 
同種異名 Vaimosa chulae, Vaimosa horiae   
參考文獻   Huang, S.-P., M.J.P. van Oijen, K.-Y. Huang, C.-C. Tsai, etc. 2013 
典藏標本 ASIZP0058101 ASIZP0072529 ASIZP0072530 ASIZP0072531 ASIZP0805215 ASIZP0805216 ASIZP0805217 ASIZP0915219 ASIZP0915220 ASIZP0915221 NMMBP02019  
典藏基因2011-08-18,張家豪,CO1,100% 2011-08-18,張家豪,CO1,100% 2011-08-18,張家豪,CO1,100%
英文俗名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型延長,前方圓鈍而後部略側扁。頭中大,眼大且位置高。雄魚吻部稍微長於雌魚,口裂中等大小,雄魚口裂略較雌魚大。 第一背鰭鰭條數VI;I/6-8;臀鰭鰭條數I/6-7;胸鰭鰭條數13-15。成熟雄魚的第一背鰭II到IV都具有絲狀延長,其中又以III最長。縱列鱗數28-30;橫列鱗數8-9;背鰭前鱗列數11-14。 頭部及軀體底色為淺灰褐色或淺黃褐色,體側約有7塊不規則的黑褐色斑塊;體側在第一背鰭中央基部位置具有一道明顯的黑褐色粗橫帶向下及往前方延伸至體側中央,另外體側在頸項部具有一道明顯的黑褐色粗橫帶向下及往後方延伸至胸鰭基部後方位置。體鱗具有深褐色邊緣,腹面為淡黃白色。眼窩下方具有一道黑褐色縱帶,往前延伸至上唇邊緣,往後延伸至前鰓蓋後緣。胸鰭基部具有一個明顯的黑褐色斑塊。第一背鰭鰭膜在III至第VI之間具有一個明顯的大型黑色斑塊,從背鰭基部往上延伸至第一背鰭高度的一半;成熟雄魚在黑色斑塊後緣的鰭膜為鮮黃色。第二背鰭鰭膜灰黑色,上半部具有一道淺色色帶,第二背鰭上緣為灰白色;在成熟雄魚,第二背鰭後端鰭膜通常為淡黃色。成熟雄魚臀鰭鰭膜呈紅褐色。尾鰭基部的尾鰭鰭膜具有兩個垂直排列的明顯大型橢圓形或長圓形黑色斑塊,在黑斑後方的鰭膜,通常具有一條黑色橫斑。

棲所生態

河口等半淡鹹水域。 

地理分布

廣泛的分布於日本、台灣、中國、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帛琉與斯里蘭卡。 

漁業利用

無漁業利用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