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Parapercis kamoharai  
發音 
Parapercis kamoharai蒲原氏擬鱸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Schultz, 1966 棲息深度 1 - 20公尺
中文名 蒲原氏擬鱸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擬鱸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35 Pinguiped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蒲原氏擬鱸 
最大體長 2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海狗甘仔、狗、舉目魚、雨傘閂、花狗母海、沙鱸、狗母梭(臺東)、花狗母(澎湖)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綠島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6);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6(FAO, 2001)  Schultz, L.P. 1966 Arai, R. 1984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5555 ASIZP0055703 ASIZP0058720 ASIZP0060459 ASIZP0060641 ASIZP0063647 ASIZP0065772 ASIZP0065786 ASIZP0066023 ASIZP0066030 ASIZP0066661 ASIZP0072208 ASIZP0072209 ASIZP0072220 ASIZP0072230 ASIZP0080080 ASIZP0700276 ASIZP0800657 ASIZP0800661 ASIZP0801014 ASIZP0801015 ASIZP0801875 ASIZP0804866 ASIZP0804867 ASIZP0804868 ASIZP0804869 ASIZP0901254 ASIZP0910657 ASIZP0910661 ASIZP0911014 ASIZP0911015 ASIZP0911875 ASIZP0914866 ASIZP0914867 ASIZP0914868 ASIZP0914869 FRIP00799 ...列出全部63筆... 
典藏基因2012-01-08,柯慧玲,CO1,100% 2012-01-08,柯慧玲,CO1,100%
英文俗名 Sandperc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近似圓柱狀,尾部略側扁;頭稍小而似尖錐形。吻尖而平扁。眼中大,上側位,稍突出於頭背緣。口中大,略傾斜;上頜略短於下頜;頜齒呈絨毛狀齒帶,外側列較大,下頜前端具犬齒6枚;鋤骨具齒,腭骨無齒。體被細鱗,側線簡單而完全;側線鱗數58-60。背鰭連續,硬棘部與軟條部間具深缺刻,具硬棘V,軟條21;臀鰭硬棘I,軟條16-18;胸鰭軟條17-18;尾鰭圓形。上唇、吻部及眼下緣具許多細黑點;鰓蓋上有多條斜帶;體側具7條黑色橫帶,下方各有一個眼斑。背鰭硬棘部具大黑斑;軟條部具3縱列黑點;臀鰭具1縱列黑點;尾鰭具2條黑色點狀縱帶,周圍另有許多小黑點散在。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砂泥底質的亞潮帶。以魚類及底棲甲殼類動物為食物。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臺灣及日本。臺灣各地沿岸可見。 

漁業利用

中小型魚,可食用,唯魚體大小不一,亦常作下雜魚處理。一般均以底拖網捕獲,一支釣亦可釣獲。全年有產,但以夏季較盛。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