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Gnatholepis anjerensis  
發音 
Gnatholepis anjerensis頜鱗鰕虎
by: ©Randall, John E.
命名者 (Bleeker, 1851) 棲息深度 1 - 46公尺
中文名 頜鱗鰕虎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頜鱗鰕虎魚 
最大體長 8.4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甘仔魚、狗甘仔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北部、東北部、小琉球、綠島 
棲息環境   模式種產地
印尼蘇拉威西島 
同種異名 Acentrogobius cauerensis, Gnatholepis deltoides, Gnatholepis knighti, Gnatholepis knightii, Gnatholeps cauerensis, Gobius anjerensis, Gobius capistratus, Gobius deltoide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6804 ASIZP0058315 ASIZP0058412 ASIZP0059337 ASIZP0071113 ASIZP0071158 ASIZP0072488 ASIZP0074214 ASIZP0805174 ASIZP0915178 BPBMI38373 NTOUP200712-070 NTOUP200712-089 NTOUP201203-100 NTOUP201203-102 NTOUP201207-728  
典藏基因2011-07-20,柯慧玲,CO1,100%
英文俗名 Eyebar gob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背鰭硬棘:6-7;背鰭軟條:11;臀鰭硬棘:1;臀鰭軟條:11。體細長而側扁;眼大而位於頭前背緣,眼間隔極狹窄;吻短而吻端頓;口裂中庸而開於吻端,呈稍斜位,上頷末端不達眼前緣下方.兩頷均具齒帶,口唇厚;左右鰓膜與峽部癒合;左右腹鰭連合成吸盤;體被櫛鱗,背面被鱗達眼後緣上方,頰部與鰓蓋上部均被鱗;縱列鱗30;體淡褐色,體側中線下具6個暗褐色斑眼下方具一黑色橫帶。(2019/05/28)

棲所生態

棲息在淺海岸海灣和河口的砂質底或於珊瑚礁區的沙地中。底棲生物,以有機碎屑和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海域,由波斯灣和紅海至東非、夏威夷。臺灣分布於北部、東北部、東部、恆春半島、小琉球、綠島等海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不具漁業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